礼法之争相关论文
在清末新刑律制定过程中,针对“无夫奸”是否入刑,礼教派与法理派相持不下,牵引出法律与道德关系的争论。走进清末“西潮又东风”......
要对礼法之争以及双方思想有一个较为准确客观的认识,就不应脱离时代背景和社会现实.结合当时社会具体情况对礼法之争双方的思想再......
沈家本在清延“参考中西,拟定办法”的指导思想之下,渐次形成和阐明了“会通中西”的修律思想.沈家本既不是彻底的“法理派”,也不......
清末改良法律,向西方学习是大势所趋,但是以礼教纲常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法律与宪政理念基础之上的西方法律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因而在......
1840年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始,西方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古老中国封闭的大门,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深的伤害,但同时,也给中国带......
20世纪初期,清王朝为挽救严重的统治危机实行改革,而法制改革成为核心,改革中产生了对法律价值取向的争议并形成“礼教派”和“法理派......
劳乃宣是清末礼法之争中的一名悍将,传统观点都将其视为礼教派的代表人物,认为他是阻碍中国法律近代化的顽固的卫道士。更甚者以其......
20世纪初,清政府为挽救统治危局,打着“仿行宪政”的幌子,进行了一场大规模的修订法律的活动。在此次修律过程中,礼教派与法理派,针对修......
在清末变法修律的过程当中,杨度从当时中国的国情出发,在对西方法律思想充分理解的基础之上,主张在改革中国旧的法律制度的时候用......
清政府在二十世纪初期进行了大规模修律活动,在变法修律过程中,以修订法律大臣沈家本等人为代表的“法理派”和以曾出任湖广总督、......
今天我们重新思考清末“礼法之争”,对于我国的现代化法治建设是颇有意义的,有助于我们认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些重大问题和理清......
历史上中国法律经历过两次大的转型,即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从"礼治"到"法治"的变革,最终形成孔子正统和清末礼法之争,形成现代......
唐武则天当政时期,同州下邽(今陕西渭南县)发生了一起复仇案。徐元庆之父徐爽被下邽圭县县尉赵师韫枉法杀害。后赵师韫升为御史,徐元庆......
"礼"起于祭祀,"刑"起于兵,礼法文化在发展过程中经历了对立和统一的过程。礼法文化有着包容性强,礼刑并用,重视伦理道德,一人专权......
【正】 张之洞是清末封疆大吏,洋务派重要代表,辞世前两年还出任军机大臣。沈家本乃清末法学名家,清末修订法律的实际主持者。在修......
清朝末期,时局动荡,晚清政府为了挽救国家危亡,使中国传统法制与西方法制接轨,掀起了一场大刀阔斧的法制改革。清政府中负责修律的......
在春秋战国时期,"礼治"和"法治"是两种不同的学术和政治思潮,两者何为主从构成了儒法的分水岭。在维护等级秩序方面,礼、法并无质......
对于清末变法修律中的法、礼之争,以前的研究对于礼教派,不仅给予的关注不够,且多以陪衬、保守甚至反派的面目出现,这样的研究多有......
礼法之争是先秦时期思想发生剧烈变化的体现,这一论争实际上就是先秦时期政治思想上处于显学地位的儒法两家治国主张的斗争。然而历......
《沈家本传》是北京大学法学教授、著名法律史学者李贵连的代表作,也是我国目前研究沈家本的著作中较为出色的一部。该书通过细致描......
"礼崩乐坏"的先秦时代如何治国,儒法两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论争。礼法之争涉及很多深刻的法哲学命题,对人性、情感的不同认识以及因......
清末十年修律,首当其冲的就是刑事法律的改革。1907 年 10 月修订法律馆上奏大清刑律草案后,从 1908 年到 1910 年,中央各部院堂官......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的大门,随着列强的入侵,几千年固守的传统文化在西方的船坚炮利面前被动地接受变革。清朝政府以收回治外法权为......
沈家本、伍廷芳完成《大清刑事民事诉讼法》草案的起草工作后,光绪帝令地方将军、督抚和都统等军政大员就草案进行讨论,以张之洞为......
期刊
1907年由沈家本主持的修订法律馆上奏《大清新刑律》草案,在中国法律史上迈出了系统继受西方刑法的第一步。从1908年开始陆续上奏......
晚清民国时期中国刑法中亲属相奸罪之变迁,乃亲属法伦理在家族主义与个人主义博弈的结果。清末修律时期"礼法之争"中对"亲属相奸"......
晚清民国时期亲属相盗立法与司法实践逐渐走向趋同。立法上,亲属相盗须告诉乃论。此举为了维护亲属关系,营造和睦的家庭氛围。而司......
清末"礼法之争"是中国与世界法制接轨的发端。礼教派提出的变法应立足本国国情,因俗治宜,保持各自的特色,有其合理性和一定的科学......
1902年开始的十年内,晚清政治高层围绕着刑律修订的不同意见而爆发了激烈的"礼法之争"。时逢资政院成立,杨度以宪政编查馆特派员身......
1902年至1911年,在厉行“新政”和“仿行立宪”的招牌下,清政府进行了中国法律近代化的修律活动。围绕着修律指导思想的确立问题,......
对于清末修律时爆发的礼法之争 ,以前的论者多以为体现了礼教派的强大和法理派的软弱。作者从奕匡力和他主持的宪政编查馆入手 ,对......
【正】 目前,关于中国法律思想发展的基本线索这个很有价值的新课题,法史学界的总观点是:礼治与法治关系的演变是中国法律思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