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态MRI在骶髂关节炎的应用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xiaom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3D-MEDIC-WE序列在SIS关节软骨病变的应用研究目的:探讨3D-MEDIC-WE序列显示SIJ软骨的能力及对SIS关节软骨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具有典型AS临床症状的患者60例,另选取20名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双侧骶髂关节采用斜冠状位扫描,序列包括T1WI、T2WI、TIRM-T2WI及3D-MEDIC-WE。对对照组骶髂关节软骨各序列表现进行主观评价并在3D-MEDIC-WE上测量SIJ软骨厚度、骶侧及髂侧的软骨厚度;对患者组关节软骨在各序列上改变进行主观评价并按照边缘光整程度等建立分值标准(0~4分);在TIRM-T2WI、3D-MEDIC-WE上分别进行SIJ软骨分级评分。结果:对照组T1WI、T2WI序列不能显示骶髂关节软骨;TIRM-T2WI上软骨呈稍高信号,与关节面下骨质区分度差;3D-MEDIC-WE序列可以清晰显示骶髂关节软骨,能分辨骶侧、髂侧软骨及两者间的间隙。正常骶髂关节软骨厚约(2.70±0.41)mm,骶侧软骨厚约(1.21±0.22)mm,髂侧软骨厚约(0.72±0.31)mm,骶侧软骨比髂侧软骨明显厚(t=10.90,P<0.01)。患者组SIJ软骨在3D-MEDIC-WE序列上软骨表现为信号均匀,边缘光滑20侧;软骨边缘不光整19侧;信号不均匀,边缘毛糙50侧;有不同程度增厚或变窄、扭曲,边缘呈锯齿状27侧;中断甚至未显示4侧。患者组在3D-MEDIC-WE序列上的软骨侵蚀分数高于TIRM-T2WI序列(c2=176.644,P<0.01)。结论:3D-MEDIC-WE序列可以清晰显示骶髂关节软骨,包括髂侧、骶侧软骨及两者间的间隙;3D-MEDIC-WE序列对骶髂关节炎关节软骨病变的显示优于其他序列。第二部分:DWI、DCE-MRI诊断骶髂关节急性炎症的价值目的:探讨DWI、DCE-MRI评估骶髂关节急性炎症的价值。方法:收集具有典型AS临床症状的可疑患者42例,另选取18名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对双侧骶髂关节进行MR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根据TIRM-T2WI序列上骨髓信号是否增高将患者分为急性炎症组和非急性炎症组。对急性炎症组进行SPARCC评分。制作时间-信号曲线(TIC)并对其分型;计算、测量各组骨髓区的增强因子(Fenh)、增强斜率(Senh)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并对急性炎症组SPARCC评分、ADC及Fenh三者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TIRM-T2WI、DWI、DCE-MRI分别检出35侧、34侧、36侧关节面下急性炎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2=2.06,P>0.05)。急性炎症组SPARCC评分为21.06±3.15。急性炎症组病变区ADC值、Fenh及Senh均高于非急性炎症组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分别为381.591、62.080、11.097,P均<0.01);非炎症组和对照组上述三个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急性炎症组TIC表现为快速上升平台型(72.22%)、持续快速上升型(27.78%);非急性炎症组及对照TIC均表现为速升缓降型。急性炎症组的SPARCC评分与ADC、SPARCC评分与Fenh以及ADC与Fenh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874、0.673、0.723,P均<0.05)。结论:DWI、DCE-MRI均可敏感显示SIJ急性炎症,通过测量ADC值,计算Fenh、Senh可量化评价炎性病变程度,对SIJ急性炎症的诊断具有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从大鼠胎肝组织克隆GPC3基因,成功构建带绿色荧光蛋白报告基因的大鼠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GPC3N48-EGFP-GPC3C550,为深入研究GPC3的功能和应用奠定基础。方法:①根据
背景:过度累积的β淀粉样蛋白(Aβ)是阿尔茨海默病发病机制中最重要的。Aβ引起神经毒性的潜在机制包括过多生成活性氧(ROS)和炎症反应。Allopregnanolone是黄体酮的代谢产物
研究背景及目的肺动脉高压是各种原因引起的静息状态下右心导管测得的肺动脉平均压(mean pulmonary arterial pressure mPAP)≥25mmHg的一组临床病理生理综合症。先天性心脏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 disease,AD)是发生于老年期,以不可逆的认知功能及行为损害为特征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以发病年龄来看,阿尔茨海默病分为早发型阿尔茨海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