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与目的甲状腺癌发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研究甲状腺癌发生和转移的演进过程是肿瘤研究的重要课题。新近发现的S100A4蛋白是一个与恶性肿瘤增殖和侵袭转移密切相关的重要因子;E-cadherin是一种重要的Ca2+依赖性细胞粘附分子,维持正常细胞间的粘附力;nm23蛋白为研究较多的转移抑制蛋白。S100A4蛋白的过表达、E-cadherin和nm23蛋白的表达缺失被认为是许多肿瘤的恶性表型,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和侵袭转移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进而影响肿瘤的演进。本实验拟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这三种蛋白在癌旁甲状腺组织、结节性甲状腺肿、滤泡型甲状腺瘤、甲状腺癌组织以及淋巴结转移灶中的表达情况,探讨三种转移相关蛋白与甲状腺癌发生及转移的关系。材料与方法1.研究对象:收集1998-2007年汕头大学医学院病理科存档的甲状腺手术石蜡标本166例及其相关临床资料。其中,单纯性结节性甲状腺肿25例(男性6例、女性19例,年龄14~68岁、平均年龄47岁);滤泡型甲状腺瘤25例(男性2例、女性23例,年龄25~70岁、平均年龄43岁)甲状腺癌86例(男性26例、女性60例,年龄8~70岁、平均年龄41.3岁,乳头状癌61例、滤泡癌15例、髓样癌10例),配对淋巴结转移标本36例;癌旁甲状腺组织30例。另取本科室法医尸检甲状腺正常组织5例(对照)。2. HE染色确定病理类型。3.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Envision Labelled Peroxidase System(ELPS)二步法检测石蜡组织切片中S100A4、E-cadherin、nm23蛋白的表达;利用Leica DMRXA2全能显微镜与Leica IM50图像采集系统进行拍照;利用Leica Qwin4.0图像分析系统计算阳性细胞数;利用Image-Pro ? Plus 6.0图象分析系统测量图像中蛋白表达的平均光密度(MOD)。结果1. S100A4蛋白在癌旁甲状腺组织中呈阴性表达,在结节性甲状腺肿、滤泡型甲状腺瘤和甲状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及强度均呈现逐渐上升趋势。各组间两两比较发现,甲状腺癌组织与其它各组间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P<0.05),滤泡型甲状腺瘤与癌旁甲状腺组织比较,差别亦有显著性(P<0.05),其它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癌组织中S100A4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性别、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与病理类型、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淋巴结转移灶高于相应的原发灶(P<0.05)。2. E-cad蛋白阳性表达率在癌旁甲状腺、结节性甲状腺肿、滤泡型甲状腺瘤和甲状腺癌组织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各组间两两比较发现,甲状腺癌组织与其它各组间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P<0.05),滤泡型甲状腺瘤与癌旁甲状腺组织比较差别亦有显著性(P<0.05),其它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癌组织中E-cad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年龄、性别及临床分期无关(P>0.05),与患者的肿瘤大小、病理类型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淋巴结转移灶与相应原发灶中的表达无差异(P>0.05)。3. nm23蛋白阳性表达率及强度在癌旁甲状腺组织、结节性甲状腺肿、滤泡型甲状腺瘤和甲状腺癌中均呈现逐渐下降趋势。各组间两两比较发现,甲状腺癌组织与其它各组间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P<0.05),其它各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状腺癌中nm23蛋白阳性表达率,与患者的年龄、性别和肿瘤大小、病理分型、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淋巴结转移灶和相应原发灶间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4.甲状腺癌组织中,S100A4蛋白与E-cad、nm23蛋白的表达均呈负相关(rs=-0.274、rs=-0.252,P<0.05),E-cad和nm23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s=0.284,P<0.05)。结论1.S100A4蛋白的表达在结节性甲状腺肿、滤泡型腺瘤和甲状腺癌中呈逐渐增高趋势,其中以甲状腺癌阳性率表达最高、强度最强。提示S100A4蛋白的过表达参与了甲状腺肿瘤的恶性转化。2.S100A4蛋白的表达在肿瘤边缘的细胞中明显增强,在有淋巴结转移组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转移灶中又高于原发灶,提示肿瘤细胞的S100A4蛋白中过表达可能是甲状腺侵袭转移的重要标记。3.E-cadherin在滤泡型腺瘤中表达降低,在甲状腺癌中大多缺失,提示E-cadherin与甲状腺癌恶性转化和转移有关。nm23蛋白表达的变化与甲状腺癌的侵袭转移无明显相关性。4.在甲状腺癌组织中,S100A4蛋白的表达与E-cadherin、nm23蛋白的表达均呈负相关;E-cadherin与nm23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三者在肿瘤发生转移过程中可能有着共同的调节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