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50-1970年间,美国等多个海外国家及台湾地区先后开始试行参与式灌溉管理变革,在此过程中,农田灌溉的管理从原有的完全由政府部门负责转变为部分或全部转移到用水协会,农户参与之后,可以随时影响灌溉过程的管理活动,从而提高水利系统的管理和维护水平。中国各灌区在面对诸如水费收缴率较低、管理体制不完善和末级渠系维护主体“缺位”等普遍存在的诸多弊端的情况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引进“参与式灌溉管理(PIM)”模式,在很多地区先后建立各种形式的用水协会(WUA)。用水协会是提高我国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重要组织形式,但现有超过三分之二的用水协会无法正常运行,且目前实践显示广大农户对其积极性较低。因此,对作用于农户参与意愿的因素进行分析并研究引导农户良性参与的激励对策成为我国探索社会化水利工程管理模式、提高农业灌溉用水效率的关键。本文基于集体行动一般理论和激励理论,采用分层模型,从村庄和农户两个层面,研究我国陕西省宝鸡峡引渭灌区农户参与用水协会意愿影响因素及其激励对策。调研显示,样本农户参与农民用水协会意愿并不高涨,仅有51.98%的农户表明愿意加入。零模型估计结果显示,村庄层和农户层因素均为影响农户参与农民用水协会积极性的重要原因。通过运行随机截距模型可以得出,机井数量、村庄类型、渠道是否存在维修养护问题这3个村庄层因素对农户参与意愿存在显著影响;农户层因素中农户农业风险态度、灌溉用水分配公平度、灌溉用水价格感知度、灌溉用水短缺影响大小感知度以及社会信任、社会声望、社会参与均对农户参与意愿产生显著性影响。根据以上实证分析过程,结合政府政策的指导和国内外研究文献,本文构建了以影响农户参与意愿的关键因素为内部激励因素、政府政策等为外部激励因素的参与意愿综合性激励对策,并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宝鸡峡引渭灌区内虽然成立了一定数量的用水协会,但大多数用水协会只是在上级推动的压力下组建成立,最终流于形式,真正发挥作用的并不多见。(2)调研区域内,农户参与用水协会意识淡薄,参与意愿不高,被调查农户中仅有51.98%的比例表示愿意参与,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3)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农户参与意愿的差异中约有13.2%来源于村庄间差异,村庄特征在农户参与意愿中的作用不容忽视。(4)从农户层因素来看,心理认知和社会资本两类核心变量各维度中除社会网络外,均对农户参与用水协会意愿产生显著正向作用,可以看出,心理认知和社会资本是设计激励对策时必须考虑的重要的内在激励因素。(5)政府在政策制定时应该予以倾斜,从资金和法律法规等层面提供支持,为用水协会的长效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创造适宜的外部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