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人物身份的态度元话语构建

来源 :宁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on_pro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话语是指用来组织语篇、引导读者、表明作者态度的语言手段。目前,英汉小说体裁中元话语手段使用的对比研究尚不多,在不同语境中体现小说人物身份的元话语手段的研究也鲜有涉及。本文主要探讨态度元话语如何构建小说人物身份,考察了其如何体现小说人物对事物和行为的态度,丰富了元话语的框架,提供了新的研究角度来分析古典小说,以此来加深对古典小说的解读。本文选取曹雪芹《红楼梦》原著和霍克斯英译本前八十回中王熙凤的话语为研究对象,以评价理论为基础,结合《红楼梦》的语言特点,提出了态度元话语的分类模式,将其分为六小类:纯标记语;情感标记语;判断标记语;鉴赏标记语;感叹标记语;诅咒标记语,探索态度元话语对王熙凤作为上级、平级、下级三种不同身份构建的方式和异同,总结出英汉文本中态度元话语在不同语境中进行身份构建所起的不同作用和规律。研究结果显示,《红楼梦》原著及霍克斯英译本中均大量使用了态度元话语来表明王熙凤对事物的态度和评价。具体而言,两文本均大量使用纯标记语、情感标记语、判断标记语和鉴赏标记语,而较少使用感叹标记语和诅咒标记语来表达对事物的态度和评价;另外,作为下级,王熙凤均使用大量判断标记语和鉴赏标记语来讨好上司,且均使用大量情感标记语来展现个人能力。此外,本研究亦发现许多不同之处。首先,王熙凤作为下级时,霍译本中纯标记语会点明主语;原著比霍译本更多使用多样的鉴赏标记语来描述事物。其次,作为平级时,原著中出现的一些鉴赏标记语,在霍译中会被省略;霍译本中会添加一些原著中没出现的鉴赏标记语;王熙凤指责他人时,原著中大量的判断标记语,在霍译本中转换为命题。最后,王熙凤作为上级批评下属时,霍译本中省略了一些鉴赏标记语;原著中全部使用情感标记语来设计陷害尤二姐,而在霍译本中结合了纯标记语,判断标记语和鉴赏标记语;原著中使用大量诅咒标记语,而英文中缺失了;只有在原著中诅咒标记语有表达亲密关系的作用;原著中会连用相同的感叹标记语表达愤怒,而霍译本中没有。通过英汉文本的对比研究,本文认为,态度元话语确实帮助王熙凤在不同语境中构建不同身份,明确了王熙凤作为不同身份时对事物的态度、评价和判断。而在两文本中,态度元话语手段使用的差异可能是由于两种语言的结构形态和社会文化特征的不同对其使用的选择和限制不同所致。
其他文献
采用引入变量的多元复合函数微商法则,将直角坐标系下的1阶偏微分形式变换成球极坐标形式,进而推导出球极坐标系下角动量平方算符与拉普拉斯算符的表达式.这将使得在量子力学中
铅是人类最早使用的金属之一。其生物学毒性作用主要表现为 :对神经、血液和血管的病变化。铅在环境中可长期蓄积 ,不能降解 ,并能经食物链、土壤、水和空气等途径进入人体。
目的:探讨腺样体切除对儿童内分泌性中耳炎听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9月~2010年9月收治的180例内分泌性中耳炎患者,采用经鼻内镜腺样体切除术治疗的90例患者为治疗组,
2001-03-2007-03,笔者运用益肾填精法治疗少精不育症33例,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西医诊断标准 男性不育:婚后同居2年以上,女方生殖功能检查正常,性生活正常,未采取任何避孕措
以4,4’-亚甲基双(异氰酸苯酯)(MDI)为扩链剂,将Triton X-100(TX-100)引入到双酚A二缩水甘油醚(DGEBA)中,设计合成水性碳纤维上浆剂(DGEBA-MDI-TX-100),并利用合成的水性上浆
接触点管理(TPM)亦即接触管理,是指决定在什么时间、什么接触点以及何种方式与顾客及潜在顾客进行接触,并达成预期沟通目标,以及围绕客户接触过程与接触结果处理所展开的管理工作[
期刊
多孔陶瓷是一种新型功能材料,因其物化性质优异,被广泛用于众多领域。本文介绍了多孔陶瓷的分类、性能;着重介绍新型制备方法,如:冷冻干燥、梯度构造、溶胶凝胶和放电等离子
低分子肝素因其抗血栓作用强,广泛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的抗凝治疗.但低分子肝素的使用也带来一些不良反应,如皮下出血、疼痛、血小板减少等.有报道指出规范操作下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致皮下出血的发生率为26.7%[1].注射部位的皮下出血不仅影响后续注射部位的选择,还会给患者在承受疾病压力的同时增加额外的心理负担.因此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一直在努力研究和改进低分子肝素注射的方法.为减少注射低分子肝素导致皮下淤血,
随着老年糖尿病患者的增多,给我国经济造成了直接和间接的损失越来越大[1].鉴于此,本着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提高其生活质量,减轻经济负担宗旨,探讨农村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
期刊
目的 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相关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2组患者3个月后,饮食摄入依从性、液体摄入依从性、透析治疗的依从性、用药依从性的差异.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饮食摄入、液体摄入、规律透析以及用药情况等方面的依从性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结论 协同护理模式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