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三重态-三重态湮灭机制的上转换(TTA-UC)是近年来上转换领域的发展热点之一,与传统的稀土上转换及双光子吸收上转换相比具有激发能量低,上转换发射波长易于通过敏化剂及发光剂的结构的修饰进行调控,更重要的是TTA-UC的效率相对较高,因而成为近年来有机光电材料领域的热点课题。TTA-上转换是通过敏化剂与发光剂之间发生能量转移实现的。经历着多步量子过程:(i)首先是光敏剂吸收低能量的光(如红外光或近红外光)之后通过系间窜跃(ISC)生成三线态(ST1);(ii)而后,三线态光敏剂与湮灭剂之间发生三线态-三线态能量转移(TTT)生成三线态湮灭剂(AT1);(iii)三线态湮灭剂之间发生三线态-三线态湮灭(TTA)生成激发单线态(AS1);(iv)最后通过辐射衰变发出上转换荧光(UC)。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上转换体系必须具有高的上转换效率((37)UC),因此,研发高效的光敏剂和湮灭剂尤为重要。近年来,各国研究者们多致力于敏化剂的研究,关于各种敏化剂的报道众多,而对于同等重要的发光剂的研究却少之又少。因此,本论文设计并制备了一系列新的发光剂材料,研究发光剂结构对上转换性能的影响,同时探索蓝光上转换荧光的新应用。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包括:(1)制备了五种9-取代菲衍生物(简称PP,TP,FP,PTP,PFP),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及光学性质测试,研究发现:(1)当取代基团的共轭度越大,菲衍生物的荧光发射峰位越红移,且荧光量子产率也呈现增大趋势。(2)9-取代菲衍生物聚集体荧光增强效应的物质有四种;吸收光谱分析表明呈现的为H-型聚集态。(2)设计并合成了四种新型9,10-二取代蒽衍生物,通过核磁氢谱及液相色谱-质谱测试,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荧光峰位在412-478 nm,荧光量子产率为47.2%与37.5%。分别以DTA和DFA与自制的两种卟啉钯敏化剂,以混合醇为溶剂,制备得四种双组分体系。在532 nm(70 mW/cm-2)绿色激光激发下获得蓝光上转换荧光,最高效率可达10.1%。(3)设计并合成了两种新型枝状蒽衍生物(简称为:DBA和DTBA),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荧光峰位在430 nm,荧光量子产率为85.3%与76.5%。分别以DBA和DTBA为发光剂,与自制的四苯基卟啉钯(PdTPP)为光敏剂,以DMF为溶剂,制备得两个双组分体系(DBA/PdTPP和DTPA/PdTPP)。在532 nm(70mW/cm2)绿色激光激发下获得蓝光上转换荧光,最高效率可达21.7%。(研究成果发表在Materials Science Forum)(4)制备了Pt/WO3光催化剂,在本文制备的双组分体系产生的蓝光照射下成功将香豆素转化为7-羟基香豆素。此外,本文还制备了3种卟啉钯敏化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