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以纽约、伦敦为主导的全球金融中心,新加坡、香港也开始跻身国际金融中心之列,这些金融中心改善了当地及周边区域的投资环境也降低了经济发展的交易成本,为技术、经济、人力等资源的流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形成了经济和金融互动发展的良好格局。从国内来看,经济保持着平稳较快的发展势头,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二,国内城市对金融资源的争夺也开始变得异常激烈,各大经济发展程度较高的中心城市纷纷提出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或区域金融中心的战略目标。与此同时,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和产业集聚化水平也呈上升趋势,国内的金融业呈现了蓬勃发展的良好格局,金融业的地理版图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随着各大经济区和经济特区金融发展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金融要素也开始向这些经济和产业中心聚集,人们开始逐渐将目光转向金融产业的集聚现象和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所起到的作用。本文综合主客观各类影响因素,建立了一套较为可行的金融集聚程度衡量指标体系,深入探讨了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溢出作用,以期更加科学地从地理区位方面研究金融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为各个区域经济和金融发展提供理论建议。文章首先梳理了产业集聚产生的理论渊源,分析了金融集聚的定义与国内外有关金融集聚的理论,概括了金融集聚对经济的溢出作用和作用机制,确定了文章的主要研究方法。文章总结了我国当前金融业发展的现状及特征,对于金融集聚产生的内外动因、形成的基础和过程进行了概括与分析。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构建衡量金融集聚程度的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从经济总量,金融发展情况和政府政策三个方面构建了指标体系,对我国各个经济区域的金融集聚情况进行了评价。引入了空间计量经济学的相关方法,对我国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的局域溢出作用与全局溢出作用进行了计量检验,并建立了空间模型,从以银行、保险和证券三个方面的发展指标为解释变量,GDP为被解释变量建立了空间自相关和空间误差模型,从而计算出了银行、保险和证券业对区域经济发展溢出作用的大小。通过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我国金融集聚程度最高的地区集中在沿海地区,而且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有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这种效应主要表现在银行业,证券业和保险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作用在统计上不显著。论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两个:1、论文在对金融产业集聚的概念、产生、特点、内容、本质和影响等进行重新界定和归纳的基础上,构建了衡量金融产业集聚程度的指标体系,根据上证报告将我国分成八大经济区域而不是根据行政区域来进行研究,测定了各大区域的金融集聚程度。2、论文从金融产业集聚的角度研究和验证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关系,为传统的金融发展理论提供了新的视角。并且采用了空间计量经济方法对金融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比时间序列数据和截面数据更能准确的计量金融集聚发展对经济的影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