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俗文化心理是民族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发展、传承、遵循的心理准则,体现出民间的好恶、偏向等审美要求和取舍、判断等价值要求,并通过外在的民俗习惯反映在某一群体的社会活动中。本文以新疆巴里坤汉族为调查对象,以其生产生活民俗为研究样本,探讨巴里坤县城及周边村镇中存在的物质民俗的形成和表现,重点梳理其中民俗心理的内容与分类,运用团体动力学等观点解释有关现象和存在的问题,主要说明来自于不同地区的汉民族以及汉族与当地少数民族的互动中所产生的民俗文化心理特点。通过外显性的物质表现分析内隐性的心理和精神,探讨群体性格、民族共同体心理、民族认知结构、民族意识的表现。在此基础上提出民俗文化心理形成的原因,反映巴里坤汉族民俗文化心理的张力与保守性。本文以田野作业为基础,参考文献资料,力图真实完整地记录新疆巴里坤县的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历史沿革、民族构成、地理环境、社会发展、经济生活以及民众的生产、衣、食、住、行等生活习惯和与之相关的传统观念、仪式程序、科技改革等方面的内容。亲自参与了与当地民众生活息息相关的事件,如生产劳动、人生仪礼、岁时节日、交通设施、贸易交换、家庭生活等多项活动。通过访问、问卷、观察等调查手段获得第一手田野资料。本文的内容包括:绪论,主要阐述了选题的目的和意义,总结归纳了部分国内外对于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简述所选择的研究方法、文章的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介绍了巴里坤汉族生产生活民俗的主要内容与类型,细致描写了当地汉族日常生活中生产及衣食住行的表现,强调了其中所体现的关于心理方面的内容。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当地民众内隐性的民俗文化心理,通过民族意识、民族认知、民族情感、民族认同探讨当地汉族民俗文化心理的特点与特征。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巴里坤汉族民俗文化心理的张力和保守性特征。本章既基于时间轴对当地民俗的流变进行分析,又对民俗文化心理中的边界予以描写,认为张力与保守型共存是民俗文化心理的基本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