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外交语言中的模糊限制语——基于关联理论视角

来源 :贵州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e_iek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模糊限制语是模糊语言家族的成员之一。在1972年,Lakoff提出模糊限制语的概念,即,“把事情弄的模模糊糊的词语”。在过去的很多年里,模糊限制语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极大兴趣。众多语言学家分别从修辞学、文体学、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用学和翻译的角度对模糊限制语进行学习和研究。在最近几年里,不断有了将模糊限制语和关联理论结合的研究,但大多是对日常会话、法律文本、文学作品中的模糊限制语进行研究。本文作者探讨的是用关联理论来分析英汉外交语篇中的模糊限制语,试图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1)模糊限制语是否均存在于英汉外交语言中?  (2)如何用关联理论解释英汉外交语言中的模糊限制语?  (3)英汉外交语言中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有哪些?  本文采用文献法、对比分析法、和归纳演绎法,选取外交语言中的答记者问、演讲、名人采访作为语料。分析了英汉外交语言中模糊限制语的实现方式,从词汇和非词汇两方面分析了英汉外交语言中的模糊限制语,探讨出模糊限制语在英汉两种外交语言中大量存在,并且在实现方式上也有着很大的相似度。因此,从英汉外交语言的角度论证了模糊限制语是人类语言的共性。  本文以关联理论为理论框架,分析外交家是如何用模糊限制语来表达自己的意图,听者是如何在推理过程中达到最佳关联的。研究表明模糊限制语在英汉两种语言的外交环境中的使用不但没有使表达模糊,反而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帮助听者更好地理解语境,减少听者在理解外交家的话语和进行推理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找到最佳关联,正确理解外交家的意图,达到完善的交际意图。  从语用学的角度来看,不但在英语外交语言中而且在汉语外交语言中,模糊限制语都发挥着重要的语用功能,如,建立理想形象,缓减紧张状态,自我保护等。因此,我们就可以了解到模糊限制存在于英汉外交语言中的深层次原因。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各国间的商务往来和商物流通也随之日益频繁起来.广告,作为产品宣传的重要媒介,在各国抢占、拓展海外目标市场、推广自身产品的过程中发挥着举
本文探讨了如何通过课外活动中的合作学习来推动职业高中学生的英语学习。 首先本文从有关合作学习的文献研究入手,探讨了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不同类型的合作学习所强
该论文旨在将跨文化对比语篇分析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中美国家领导人讲话语篇的对比分析,并将其分析结论付诸其翻译实践.该论文分为四章,主要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主要追溯了对
  本文以语用学理论为框架,借助语用学的重要概念在搜集大量广告例证的基础上进行研究,从语用策略的角度进行较全面的分析,以期在语用学的范畴内解析广告语的魅力,并为广告语言
综述了空芯光子晶体光纤(HC—PCF)的原理、制作方法和最新应用进展。详细介绍了HC—PCF在粒子传输、受激拉曼散射、激光频标、单模中红外光波导和高能超短激光脉冲领域的应用,讨
为了促进英语阅读教学,许多学者在学生的阅读焦虑、阅读策略使用、阅读策略训练等问题上进行了大量研究。很少人研究了大学生英语阅读焦虑、阅读策略与阅读成绩的相关性,但是
颜体书法以其独特的审美魅力,赢得了后人的喜爱。民国书法家谭延闿一生精研颜书,尤其勤习《麻姑仙坛记》,以颜体楷书誉满天下。长沙市博物馆馆藏谭氏临摹《麻姑仙坛记》为第
本文对舍伍德.安德森的《俄亥俄州的瓦恩斯堡》这部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本文分为三章: 第一章主要对安德森及其作品《俄亥俄州的瓦恩斯堡》进行介绍,使读者对安德森及其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