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其中伴随着的是加速的人口流动。对我国人口的流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明确影响人口流动的因素和各因素导致人口流动的原因,近一步改革劳动用工相关的政策制度,不间断优化人口市场中的资源的配置机制,使我国的人口市场实现逐步完善,同时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人口流动政策,这对于我国小康社会的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进一步构建、经济体制的深化与改革,以及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都有着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这三十多年来,人口在空间上的流动到底呈现什么样的状态?是否存在收敛性以及如果收敛那么这种收敛的机制到底是什么,以上是本文所研究的内容。 本文收集了我国除港澳台外的31个省市的从1979-2014年的人口的相关数据,以去除人口自然增长的各省人口变化量作为本年度的各省的人口流动量。并将我国省际人口流动与计量经济学结合起来,从统计的角度研究了我国人口流动的空间格局,再然后研究了我国各省人口流动的演化趋势,及人口流动是否存在收敛的趋势,最后探讨了我国人口流动收敛的内在机制。 在研究我国人口流动空间格局时我们主要运用了空间自相关的统计方法,其中空间自相关分为全局空间自相关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表示我国人口在空间上是存在明显的正相关集聚效应的,而局部空间自相关的结果则显示我国人口流动主要集聚在东部沿海地区、京津地区和珠江三角洲等经济较为发达的省市。通过LISA聚类图我们得出人口流动量大的省份主要包括经济较为落后、人口较多的省市,比如安徽、河南、山东、江西、四川等省份。在探讨我国省际人口流动是否表现收敛性时本文主要运用了未考虑空间相关的σ收敛、β收敛统计方法,所得的结果表示我国人口流动是存在收敛趋势的。再以空间相关性的存在出发,通过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检验全国省际人口流动收敛性的存在。最后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验证了经济发展是长期影响我国人口流动的因素。 最后根据以上统计分析的结果分别从经济、市场、资源环境和政府四个角度出发,针对现阶段我国各省市的问题,通过对较落后地区提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对各省合理建设人口市场机制,消除人口流动制度壁垒;改善资源环境状况、营造宜居生活环境;完善政府宏观政策、协调东中西部发展四个主要政策建议,有效地、均衡地发展我国的经济社会,使得人口的流动更加合理并反过来再次发展我国的经济社会形成良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