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实证的研究角度,基于时序数据对长三角都市圈、珠三角都市圈和京津冀都市圈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资源使用状况、环境质量以及经济增长的福利效果四个方面展开分析和比较。
首先,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对三大都市圈地区改革开放30年来的经济增长的动力因素进行考察,分别计算资本贡献率、劳动贡献率和科技进步贡献率(全要素生产率),以及投资、消费和净出口对三大都市圈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从而为判断和比较三个地区三十年来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打下基础。第二,从产业结构、经济的内外结构的变迁,分析三大都市圈地区30年来的经济发展的结构变化轨迹和趋势。第三,考察三大都市圈地区在水资源、土地资源、劳力资源等资源要素的稀缺程度、资源使用的状况和效率的变化轨迹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程度。考察其经济增长与其资源禀赋状况的冲突程度和环境代价。第四,考察改革开放以后三大都市圈地区的居民生活福利水平的改善程度,从城乡居民的收入、恩格尔系数以及耐用消费品拥有率的变化,分析比较三大都市圈的经济增长的福利效果,并计算三大都市圈内部基尼系数的变化,以考察比较经济发展的均衡程度的变化。
主要的研究结论为:
1、总的来看,1978年以来,三大都市圈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发展势头,在巾国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同时,三大都市圈各自的经济增长轨迹呈现明显的阶段性,而每一次转折都恰恰与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进密切相关。珠三角都市圈得改革开放风气之先,是三大都市圈中经济率先开始高速增长的地区,在整个80年代和90年代其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其他两个都市圈。1990年开发浦东之后,上海和长三角快速崛起,长三角的经济增长速度迅速加快,逼近珠三角。而2000年之后,随着对外开放政策在沿海地区的普及和均质化,三大都市圈的经济增长速度歼始接近。而2006年中央做出了进一步开发开放天津滨海新区的重大战略决定,把天津和京津冀都市圈推到了新一轮改革开放的潮头,在2006年之后,京津冀都市圈已经成为新的投资热点地区,可以预见京津冀都市圈会迎来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
2、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结构上,三大都市圈都表现出依靠要素数量投入的粗放特征,投资因素成为拉动三大都市圈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
从个性特征看,珠三角经济的劳动密集型最为突出,劳动力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凸显出来,其经济对外来低成本劳动力的依赖是明显的。从发展路径看,珠三角则是最具出口导向的经济体,其出口规模、吸收外资的存量,与国际经济的联系紧密度,都远高于其他都市圈,而且在可见的未来,这一特点不会有明显的改变。
而作为中国经济基础最好的长三角都市圈,在80年代的第一轮开放中远远落后于珠三角都市圈,一度其经济发展呈内生型特点,经济发展的局限性相当明显。而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长三角都市圈对外开放程度大幅度提高,与珠三角都市圈的开放度差距不断缩小,经济的外向型程度逐步加大,这就形成了长三角的既有外向型特征也有内生型基础的经济增长的路径。其经济增长动力也由80年代以投资、消费拉动为主,进入到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共同拉动的时期,进入21世纪之后,长三角出口的增势相当凶猛,出口己成为近几年推动长三角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另一方面,近二十年来长三角的经济增长中投资的比重相当高,并逐步造成了其积累和消费比重的长期失衡,近几年长三角超高的积累率逐渐显示出资本边际效用递减而难以持续的迹象。
京津冀的经济增长则表现出三个都市圈中最明显的内向型特点,虽然最近几年有成为新的外商投资热点地区的趋势,但总体的经济外向度不高。从经济增长动力源角度看,京津冀都市圈还是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另科技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是三大都市圈中相对最高的,虽然近年来由于投资增幅凶猛,科技进步贡献率有所下降,但依旧反映出该地区文化、人力资本的作用和潜力。
3、从经济结构的变化看,珠三角都市圈是三大都市圈中产业结构比例变化最大的一个,30年间以惊人的速度推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而这个进程的展开与香港制造业向珠三角的扩散是同步进行的,20世纪90年代后期又叠加了台湾等地区的产业转移,形成了目前的轻型制造业基础,并由此加入到全球制造业的供应链中,成为跨国公司生产体系的重要一环,目前已是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与此同时,也决定了珠三角都市圈的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外向经济的特征,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一度成为珠三角产业特征的代名词。由于珠三角工业的起步与香港的产业扩散和转移关系密切,冈此珠三角工业在改革歼放初期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的发展上,至今仍是仝球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主要基地之一;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土地和劳动成本的上升,在深圳等珠三角城市开始着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并逐渐成长为全国首屈一指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创业型城市。尽管90年代之后,珠三角重工业的增长速度非常快,但总的来讲,珠三角的工业结构依然以轻工业为主,在全国的IT产品和家用电器方面占据了相当重要的位置,这与长三角和京津冀明显不同。
而长三角都市圈是三大都市圈中工业基础最为强大的地区,在90年代初,长三角都市圈第二产业的比重已经高达51.77%。浦东开发之后,经过20多年的发展,长三角都市圈已经形成了一批全国乃至仝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相比珠三角,其产业门类更多,产业体系更为完整。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外国直接投资的进入和民营经济的蓬勃兴起,长三角形成了一系列的产业集群。既有以劳动密集型为特色的浙江“一镇一品”式的产业集群,也有因外商直接投资集聚效应而产生了主要以同区为载体的所谓高科技产业的集群,使长三角成为中国电子通信、生物医药、新材料等诸多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
京滓冀都市圈内部产业结构的不平衡性是最大的。北京通过多年的结构调整,其产业结构已经基本符合现代中心城市的特征;天津则日益成为一个工业为主体的城市:而与京津两地第一产业比重极低的情形不同,河北省则呈现出着较高的第一产业比重和超前重工业化并存的结构特征。河北省近年来以钢铁为代表高度发达的重工业部门偏向于资本、资源密集型的技术特点,使得河北省在工业发展的同时并不能为社会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和由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的转移,从而导致了城市化进程的落后,形成了京津冀都市圈的河北部分其城市化进程严重滞后工业化进程的现实,其河北部分在经济的非农化道路上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要走。因此可以说,京津冀都市圈整体上与长三角和珠三角都市圈相比,在工业化程度上相对滞后,地区间差异巨大。
4、三大都市圈高速的工业化进程,产生了巨大的资源代价和环境代价,集中体现在对水资源环境的过度耗用和污染上。不管是素有水乡之称的长三角、珠三角都市圈还是历来缺水的京津冀都市圈都面临着水资源和水环境的问题,“量水而行”成为三大都市圈未来发展都必须要考虑的战略问题。特别是京津冀都市圈地区的水问题,属于资源型和结构性缺水,客观地讲,人力难以有大的作为。因此水资源的短缺是严重制约京津冀未来经济发展的瓶颈。
5、尽管改革歼放以来三大都市圈经济增长的路径各有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发展优势,各有各的问题和局限。但是从经济增长整体的平稳性和福利效果来看,过去三十年中,珠三角的经济发展模式更为理想。首先,珠三角是三个都市圈中经济增长动力结构最为多元化,稳定性最好的都市圈。相比长三角和珠三角居高不下的积累率,珠三角的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程度是最低的,其在投资与消费的比例上显得更为均衡和稳定,投资的产出效率更高,这使得珠三角都市圈的经济增长结构相对平稳,动力更多元、更可持续。第二,从经济增长对民生改善的程度看,珠三角都市圈城乡民众生活的富足程度是三大都市圈中最高的,无论是人均收入还是耐用消费品的普及率都明显高于另外两个都市圈。更值得一提的是,珠三角都市圈内部的经济发展差异度是最小的,经济发育的均衡度相当好。最后,从经济增长对自然资源、能源的消耗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来看,珠三角经济增长的资源代价和环境代价也是三大都市圈中最小的。这在很大程度上与珠三角的偏轻型的产业结构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