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大学出版社的发展道路艰辛而曲折,最早可追溯到1898年成立的南洋公学译书院,而具有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出版社是1955年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紧接着就是“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大学出版社刚开始起步又跌入黑暗的深谷。改革开放后,应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需要,大学出版社迎来了广泛创办、兴建的阶段。改革开放至今是大学出版社飞速发展的三十年,大学出版社已发展成为出版业一直重要的出版力量,尤其是在学术出版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出版社,作为大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职能是服务高校的教育工作和学术研究。虽然各大学出版社的成立背景、发展历史、发展模式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它们的定位和基本任务是相通的:以学术出版为根本,以服务教学科研为己任。学术出版,是大学出版社在任何历史时期都不能动摇的历史使命和出版追求。然而,由于种种因素和条件限制,大学出版社在学术出版上的发展困境重重、不尽乐观。近年来,“体制改革”“数字业态转型”“出版集团化”“出版业资本准入政策放宽”等一系列变化,把大学出版社推向风口浪尖,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考验。其中受到影响和冲击最大的就是学术出版。学术出版,在大学出版社大多都一种“以书养书”的生存状态,很难做到盈利,没有独立的经济行为能力。如今失去了政策保护的学术出版,发展之路更加艰难。而且长期以来,不论是出版人还是学者都把学术出版看作是公益出版,不应该市场化。不过从积极的方面来看,体制转型也为大学出版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其作为独立的企业主体参与市场竞争,有利于其在更大的市场空间选择更多的出版资源。大学出版社长期以来由于体制的束缚,管理方式落后,市场意识不强,造成其出版能力有限和资本基础薄弱,在当下竞争加剧的市场竞争中,很难与发展历史悠久、实力雄厚的商业出版社抗衡。大学出版社如何在这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谋求发展,需要找出自身独特的优势条件,打造核心竞争力。大学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经过本文综合分析,大学出版社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大学出版品牌。大学出版社可以通过自己的出版品牌,以品牌效应来带动学术出版的发展。出版品牌的建设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集合了图书品牌、作者品牌、编辑品牌以及出版社自身品牌等建设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