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黄鱼是我国重要的经济鱼类,在中国黄海南部和南海北部进行大规模养殖。目前,对大黄鱼的营养研究大都集中于大黄鱼仔稚鱼和幼鱼时期的营养研究。大黄鱼在不同生长阶段对饲料营养物质需求的相关研究仍较缺乏。因而研究不同生长阶段大黄鱼营养需求,尤其是常量营养素的需求是完善大黄鱼营养需求参数,开发适宜大黄鱼不同阶段所需的环保、经济全价人工配合饲料亟需开展的课题。本文以大黄鱼(Pseudosciaena crocea)为研究对象,研究大黄鱼在3个不同的生长阶段对饲料蛋白质的需求量,以及大黄鱼的最适蛋白质/能量比。首先,进行了9周的养殖实验,以生长指标来评价3个生长阶段大黄鱼对饲料蛋白质的营养需求。以鱼粉、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鱼油和大豆卵磷脂为脂肪源,配制7组等脂(11.8%)、等能(可利用能16.7kJ/g)的不同蛋白质水平(30%、34%、38%、42%、46%、50%和54%)的半精制实验饲料。实验用大黄鱼的3种规格分别是小鱼(SF,初始体重:12.8±0.08g)、中鱼(MF,初始体重:137.9±0.81g)和大鱼(LF,初始体重:194.1±2.37g)。试验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水平对3种规格的大黄鱼存活率(SR)、肝体比(HSI)和脏体比(VSI)都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3种规格的大黄鱼特定生长率(SGR)、增重率(WGR)、饲料效率(FER)、蛋白质效率(PER)和蛋白质储积(PPV)均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升高(P<0.05),随后趋于稳定;摄食率(FI)呈现与SGR、WGR和FER相反的变化趋势。饲料蛋白质的水平显著提高了SF大黄鱼全鱼蛋白质含量和氮保留率(P<0.05),但是对MF和LF的体蛋白质含量和氮保留率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从不同生长阶段来看,MF氮保留率显著低于SF和LF(P<0.05)。3个生长阶段大黄鱼肝脏中的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活性,以及血清中的血氨、尿素氮和总氨基酸的含量均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上升而显著升高(P<0.05)。从不同生长阶段来看,MF血氨含量显著高于SF和LF(P<0.05)。以SGR为评价指标,通过折线模型拟合得到初始体重12.8g、137.9g和194.1g大黄鱼对饲料蛋白质的需要量分别为48.3%、44.8%和42.7%。然后,进行了8周的第二个养殖实验,确定大黄鱼适宜蛋白质/能量比。实验以鱼粉、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鱼油和大豆卵磷脂为脂肪源,配制9组不同蛋白质/能量比的半精制饲料(3×3实验,3个蛋白质水平,每个蛋白质水平设置3个脂肪水平)。其中蛋白质水平为:38%、46%、54%,脂肪水平为:8%、12%、16%。实验结果表明:饲料蛋白质水平和脂肪水平(能量水平)的交互作用对大黄鱼的生长有显著性影响(P<0.05)。饲料蛋白质水平对大黄鱼饲料利用率(FER)、蛋白质效率(PER)、肝脏AST和ALT活性以及血清中血氨、尿素氮、总氨基酸含量等均有显著影响,随着饲料蛋白质水平的上升,上述指标显著上升(P<0.05)。此结果同本研究中该阶段大黄鱼对饲料蛋白质需求实验的结果是一致的。实验表明:饲料中蛋白/脂肪水平为46/12,即蛋白质/能量比为29.78mg/kJ的大黄鱼生长最佳,饲料利用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