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非宾格假设,不及物动词应分为两类: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这两类动词分别与不同的深层句法结构相联系。有关研究表明,英语非宾格动词给不同母语背景的英语学习者带来了习得上的困难;学习者常常将不及物的非宾格动词错误地或者不合适地用于be+Ven的被动语态结构中。在第二语言习得中,这种非宾格动词的泛被动化现象也被称为非宾格动词的被动化失误。本论文基于《中国学习者英语语料库》,运用语料库方法研究中国英语学习者中介语中的非宾格动词泛被动化现象。本研究主要讨论的问题是:非宾格动词的泛被动化现象是否也普遍存在于中国英语学习者的中介语中?非宾格动词被进一步区分为可转换和不可转换两类,学习者对这两类非宾格动词的泛被动化比率是否存在差异?非宾格动词泛被动化的成因是什么?整个语料研究过程包括两部分:1、对CLEC中标注出的593条语态失误逐一分析,按照所涉及的动词的类别对其中的不及物动词的被动化失误进行甄别分类。首先将不及物动词的被动化失误区分为非宾格动词和非作格动词的被动化失误两类,然后将非宾格动词的被动化失误进一步区分为可转换非宾格动词的被动化失误和不可转换非宾格动词的被动化失误。2、依据第一步的研究结果,选取了13个被动化频次较高的非宾格动词(包括转换类和不可转换类),仿效Oshita的研究方法,对其在CLEC中的句法分布进行统计分析,以期揭示非宾格动词被动化失误的根本成因。研究结果表明:1英语非宾格动词同样给母语为汉语的英语学习者带来了习得上的困难,学习者往往对非宾格动词发生被动化失误,但却很少对非作格动词发生此类失误。2英语学习者对可转换宾格动词的被动化失误比率要高于不可转换非宾格动词,这说明可转换非宾格动词的习得难度要高于不可转换的非宾格动词。3关于非宾格动词泛被动化的成因较为合理的解释应该是学习者过度概括被动语态规则,用be+Ven的形式来标记非宾格动词句中的NP从宾语位置移位到主语位置,即NP移位标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