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Hoc多径路由协议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proxy_cish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移动Ad Hoc网络是一种移动、多跳和自律性系统,具有动态拓扑、无中心自组织、独立组网和多跳路由等特征,拥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和巨大的发展前景。 本文对现有的Ad Hoc单径路由协议和多径路由协议做了深入的研究,针对现有协议未能综合考虑多个网络关键因素的不足,基于Ad Hoc按需多径距离矢量路由协议AOMDV(Ad Hoc On—demand Multi—path Distance Vector Routing)提出了一种新颖的路由协议—ETS(Energy,Traffic,and Shortest—hop)多径路由协议。ETS改进AOMDV的路径选择机制,将移动节点的能量、网络流量及路径的跳数这三个关键因素作为路径选择标准,建立相应能量模型、流量模型和跳数模型,以获得节点的能量因子、流量负载因子和路径跳数因子,通过统一加权量化,计算出每条路径的优先级Priority,选择优先级最高的路径作为主路径,其余的作为备用路径。在路由维护阶段,借助于AOMDV的Hello机制,在探测路径连通性的同时,获得路径的最新Priority,若有某条备用路径的Priority值超过主路径Priority值时,则进行主路径和该备用路径的切换,这样能预防源节点到目的节点路径上的节点能量耗尽,最大程度避免大量的丢包现象,并降低端到端平均延迟。 本文从实验上对ETS协议的相关参数取值进行详细的分析研究,通过NS2仿真平台测试了ETS协议的性能。实验表明,与AOMDV相比,ETS具备更优越的网络性能,在网络轻度负荷和重度负荷的情况下,ETS具备更高的数据包成功接收率、更低的端到端平均延迟和归一化路由负荷。ETS在Ad Hoc网络的节点移动性加强、能量大量消耗和流量剧烈变化的情况下具有更优的动态适应性。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复数域上四维、五维Filiform李超代数的分类,通过计算刻画了所有四维、五维Filiform李超代数的谱序列,进而求出了四维、五维Filiform李超代数的任意阶上同调群并确定其
由Levi定理,我们知道任何有限维李代数都同构于一个半单李代数和它的一个最大可解理想的直和.由于任何可解李代数都有唯一确定地幂零根基,因此,研究可解李代数的工作主要归结于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主要总结了有关crossed product的代数结构的一系列结论。第一章是绪论,罗列了全文用到的一些基本的概念和结论;第二章引入crossed product的概念,介绍了一些基
本文分别研究了疾病在捕食者中流行的捕食与被捕食模型的稳定性、具有移民和扩散的传染病模型及具有比率依赖的捕食与被捕食模型的斑图问题, 首先,考虑一类食饵受密度制约,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