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播散型卡介苗感染疾病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疾病,患者对卡介苗(BCG)、非结核分枝杆菌(NTM)等弱致病分枝杆菌易感。本文对三个中国播散型卡介苗感染疾病家系进行遗传学分析,通过一代测序的方法寻找每个家系的致病基因,再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该基因的生化功能进行研究,从而阐明播散型卡介苗感染疾病发生的相关的致病机理。对三个患者的致病基因进行突变筛选,我们发现三个无血缘关系的患者的致病基因IL12RB1均携带新的复合杂合突变,患者的父母各携带IL12RB1基因的一个杂合突变。家系1的患者携带IL12RB1基因的复合杂合突变:c.635G>A(R212Q)和缺失突变(c.764delG),家系2的患者携带IL12RB1基因的复合杂合突:c.632G>C(R211P)和c.847C>T(R283X)、家系3的患者携带IL12RB1基因的复合杂合突:c.64G>A(A22T)和c.16731674insGAGCTTCCTGAG。为了进一步研究这些突变是如何影响IL12Rβ1蛋白的功能,我们构建上述突变型和野生型的人源IL12RB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将其转染HEK293T细胞后检测IL12Rβ1的蛋白表达水平,发现转染了R283X和c.764delG突变型IL12RB1质粒的HEK293T细胞中未检测到IL12Rβ1的表达,转染R211P、R212Q以及A22T的突变型IL12RB1质粒可检测到IL12Rβ1,但蛋白表达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为了研究IL12Rβ1在细胞内的定位情况,我们将上述突变型与野生型IL12RB1质粒转染至Hela细胞中,观察IL12Rβ1蛋白定位是否发生改变,结果显示:野生型IL12Rβ1蛋白在细胞膜上的表达水平较高,而R283X和c.764delG突变型IL12Rβ1蛋白未表达,R211P、R212Q的突变型IL12Rβ1蛋白在细胞膜上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A22T突变型IL12Rβ1蛋白虽然有一定的上膜量,但是western blot定量分析结果显示,IL12Rβ1蛋白在细胞膜上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野生型,突变型IL12Rβ1蛋白大多分布在细胞核周围的细胞质中。本文对三个中国播散型卡介苗感染疾病家系进行遗传学研究,发现了致病基因IL12RB1的三个新的复合杂合突变,进一步经过蛋白水平检测发现,R283X、c.764delG和c.16731674insGAGCTTCCTGAG突变严重影响了IL12Rβ1蛋白的表达,R211P、R212Q以及A22T突变使得IL12Rβ1蛋白在细胞内和细胞膜上相对野生型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相关文献报道,该蛋白的异常表达影响了IL12Rβ1和IL12Rβ2形成的异二聚体的功能,从而导致细胞外信号向细胞内传递受损,使单核细胞产生IFN-γ水平受到影响,进而影响机体对分枝杆菌的抵抗力,导致播散型卡介苗感染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