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海洋水产品的下脚料、增加马鲛鱼下脚料的附加值为出发点。采用蛋白酶与膜装置相结合的方式,比较了三种水解酶对马鲛鱼下脚料进行水解效果,进而制备抗氧化肽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肽,利用液相色谱分离技术对纳滤以下的鱼骨多肽液进行分离纯化,从而获得了生物活性肽,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对其结构进行初步的推测。具体实验内容如下:(1)利用3种蛋白酶对马鲛鱼鱼骨进行酶解,以抗氧化的效果为指标,确定采用中性蛋白酶酶解马鲛鱼鱼骨,探究制备抗氧化肽最佳工艺条件,进而获得酶解最佳的条件为:pH为7酶底比600 U/g,酶解时间为6 h,固液比为20 g/ml,,所得酶解液对羟基自由基清除率为87.70%(2)利用3种蛋白酶对马鲛鱼鱼骨进行酶解,以ACE(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率为指标,确定采用中性蛋白酶酶解马鲛鱼鱼骨,探究制备ACE抑制肽最佳工艺条件,进而获得酶解最佳的条件为:酶底比900 U/g,酶解时间为8 h,固液比为30 g/ml,所得酶解液对ACE抑制率为56.54%。(3)鱼骨肽初步分离:采用微滤膜、超滤膜和纳滤膜装置对鱼骨肽进行分离,得到:分别为Ⅰ组分、Ⅱ组分、Ⅲ组分。其中羟基自由基清除率高的是Ⅲ组分(90.33±1.31%),较高的是Ⅱ组分(75.03±0.84%),最后是Ⅰ组分(62.27±0.20%)。再利用RP-HPLC对其进一步分离,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其进行结构初步析。鉴别了d峰的组分为Gly-Pro-Arg。(4)考察3种抗氧化剂(鱼骨抗氧化肽、茶多酚、壳聚糖)对马鲛鱼鱼糜的保鲜效果,以鱼糜氧化产物抑制率为指标,探究马鲛鱼鱼糜复合保鲜剂的最佳工艺条件(鱼骨肽的添加量、茶多酚的添加量、壳聚糖的添加量)。复合保鲜剂的添加工艺:抗氧化肽的浓度为0.6 mg/g,茶多酚的浓度为0.3 mg/g,壳聚糖的浓度为0.8 mg/g.在此配方下第七天鱼糜氧化产物抑制率达到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