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土壤微生物是驱动陆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引擎。活性微生物主要以生物膜的形式存在于土壤环境中,其生物膜形成量、群落结构多样性和代谢功能差异与周围土壤的理化环境密切相关。前人研究表明土壤的空间结构是影响生物膜形成的重要因素。多孔网络结构的理化性质决定了液相流动,影响了细胞的空间分布、群体行为及进化过程。但是前人的研究大部分是基于实际土壤粒径分离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土壤不同粒径团聚体中的微生物群落组成。而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微生物是驱动陆地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引擎。活性微生物主要以生物膜的形式存在于土壤环境中,其生物膜形成量、群落结构多样性和代谢功能差异与周围土壤的理化环境密切相关。前人研究表明土壤的空间结构是影响生物膜形成的重要因素。多孔网络结构的理化性质决定了液相流动,影响了细胞的空间分布、群体行为及进化过程。但是前人的研究大部分是基于实际土壤粒径分离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土壤不同粒径团聚体中的微生物群落组成。而由于土壤不透光性和高度的时空理化异质性,土壤孔隙结构对生物膜形貌特征、代谢功能及群落结构等的影响鲜少有研究。为此,本研究采用微流控技术设计并制作四种孔径(20 μm、50μm、100 μm和300 μm)微流控芯片模拟土壤微环境,通过荧光示踪剂及显微成像表征土壤生物膜形成,结合扩增子测序及代谢组学来研究不同孔隙结构对生物膜群落组成的影响。本研究的主要结果如下:显微成像结果显示,土壤菌群的生长过程主要可以分为初始附着、表面定殖、发育成膜、生物膜成熟和生物膜衰亡五个阶段。随着孔径尺寸增加,土壤菌群形成生物膜至成熟的时间也逐渐增加。土壤菌群在小孔径芯片(20μm和50μm)中主要围绕着微柱生长成膜,成熟期能填满孔隙,造成生物堵塞;而在大孔径芯片(100 μm和300μm)中,土壤菌群主要分布在孔隙间,形成团聚体后逐渐连成带状、片状生物膜。胞外聚合物(EPS)组分含量随着孔径尺寸的增加而减少,蛋白在生物膜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大孔径芯片(100μm和300 μm)中具有呼吸活性细胞数量占比较高,分别为50%与48%。而小孔径芯片(20 μm和50 μm)中微生物对养分的利用更充分,摄取葡萄糖的细胞分别占63%与87%。16S rRNA测序结果表明,孔径大小显著影响土壤生物膜群落多样性。在生物膜成熟期,不同孔径芯片中的生物膜微生物类群存在显著差异。初始菌群中相对丰度最高的优势细菌类群是γ-变形菌纲、放线菌纲和β-变形菌纲。在生物膜成熟期,放线菌纲和β-变形菌纲的相对丰度增加,γ-变形菌纲的相对丰度降低。在20 μm芯片中,最优势细菌类群是放线菌纲,300 μm芯片中的最优势细菌类群为β-变形菌纲。其中,伯克氏菌属的相对丰度与芯片孔隙尺度成正相关。微生物种类数量随着孔径增大而增多。在大孔径芯片(100 μm和300 μm)中,微生物种类数量较多,竞争较激烈,影响了 土壤生物膜的形成。进一步通过代谢组学分析不同孔隙结构对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土壤微生物生物膜成熟时期的代谢物中,脂类及类脂分子、有机酸及其衍生物所占的比例较多,占26.15%。20 μm芯片中筛选出的代谢物种类最多,50 μm芯片中筛选出的代谢物最少。小孔径芯片(20 μm)中代谢物之间相关性较复杂,存在各类代谢物共同调节,有机杂环化合物和有机氧化合物在共调节中起重要作用。另外,在20、50、100 μm芯片中主要是ABC转运蛋白的代谢受到了扰动,而在300 μm芯片中主要是硫胺素代谢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结果揭示了不同孔隙结构对土壤生物膜形貌与群落特征的影响,为了解微生物在土壤界面上定殖过程及生物膜群落多样性与功能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磷是作物生长必不可少的营养元素。我国每年的磷肥投入量不断增长,然而磷肥当季利用率却很低,大量的磷素被累积在土壤中。土壤磷累积不仅是磷素资源浪费问题,同时也会带来一定的磷素流失风险。秸秆与氮素混施可以通过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降低土壤累积磷的固定作用,然而秸秆与氮肥混施对累积磷活化的影响以及是否会增加磷的流失风险还尚不明确。为此,本研究选取施化肥的土壤(F)和施有机肥的土壤(O)作为研究对象,分别设置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广泛应用,人们的各种信息和数据逐渐趋向电子化,在造福人类的同时也使人们的生活面临巨大的风险。例如,比较常见的问题,数据泄露、数据丢失等,这都会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数字签名技术作为密码学的重要研究部分,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和社会地位,在网络通讯安全防护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数字签名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的签名已无法满足在特殊领域的安全需求。聚合签名是数字签名领域的一种“批量”和“压缩”技术
山坡-河岸-溪流连续体是流域中水文响应过程最为强烈的区域,其水文连通性反映了物质以水为媒介在陆地和水生生态系统间进行迁移、传输或扩散的难易程度,是径流产生和溶质运移的关键。山坡-河岸-溪流水文连通性的建立和发展由降雨驱动,同时受到前期水分条件、地形特征等因子的影响。降雨过程中水文连通性复杂的动态变化,使其难以被定量表征与准确刻画,当前山坡-河岸-溪流水文连通性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明确
中国南方红壤区具有优越的水热资源,为果园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果园产业在国家和当地政府的扶持下得到大力发展,大规模的果园扩张给当地居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但是,果园扩张导致的景观结构单一化也可能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果园扩张对原生植被的破坏可能会改变流域水文连通性,进而影响流域侵蚀产沙。因此,模拟流域未来果园扩张发展情景,并分析果园扩张对水文连通性与产沙量的影响,可为流域管理以及区域
刘宗周在理学思想上建树丰富,是晚明儒学的殿军人物,其诗歌创作同样应该被重视和加以研究。论文结合刘宗周生活的晚明时代背景,根据其生平经历,对其所作三百余首诗歌进行全面梳理与归纳研究,论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叙述刘宗周的生平、诗歌创作历程和诗歌主张。刘宗周以遗腹称孤问世、草莽孤臣辞世,以救世济时、弘扬仁政为使命。他在仕的几年里,期间三遭贬谪,但他并未自暴自弃,反而是更加立志向学,最终逐渐确立了以“慎独
随着人为源的排放量增加,土壤中重金属的含量持续提高,其污染风险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由于其更易进入植物体的特性,被作为评估重金属对土壤生态系统影响的重要指标。为评估全国土壤中有效态重金属,本研究以全国土壤理化性质及重金属为对象,基于ArcGIS软件和多表面模型建立了土壤理化性质数据库,模拟了我国土壤中非稳态、自由态等重金属的分布,明确了重金属在土壤活性组分表面的分配,预测了在种植小
土壤沙化是全球关注的热点环境问题。在众多土壤沙化的治理方法中,利用微生物分泌产生的生物酶,如脲酶或者碳酸酐酶,在添加钙盐的情况,诱导产生碳酸钙沉淀(EICP)作为砂砾胶结物质,是一种新兴的环境友好型土壤固化技术,对目前沙质土壤改良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为了研究生物酶驱动的碳酸钙沉淀在沙土固结中的作用机制,本实验借助原位原子力显微镜(AFM)模拟了环境条件下,脲酶或者碳酸酐酶诱导碳酸钙产生的最佳
氨(NH3)进入大气后可以发生反应形成二次气溶胶,是影响PM2.5形成的关键因素之一。当NH3以氮沉降的形式回到地面时,会造成土壤酸化和水体富营养化等一系列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在中国,氮肥的使用贡献了大约一半的NH3挥发。近年来,柑橘产业发展迅速,氮肥过量施用问题较为普遍,由此所带来的NH3挥发风险不容小觑。研究表明有机肥代替化肥是促进化肥增效减量的有效途径,而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后对土壤NH3挥发的影
磷元素不仅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不可或缺的营养元素,也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的限制因子。降雨径流是磷素迁移的重要驱动力,但是降雨径流过程的随机性、磷污染发生与运移过程的差异性与复杂性,导致了磷输出时间、频率和组成的不确定性,加之缺乏高频率的降雨径流过程监测数据,无法捕捉到降雨产流过程中各阶段磷输出通量变化特征,当前磷及其组分随着降雨径流的输出规律仍有待进一步明确。明确降雨径流中磷素及其组分的迁移规律,对理解
不同模式长期秸秆还田会导致土壤理化性质及土壤生物群落结构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如何影响新施入秸秆碳的矿化及固存,仍不清楚。因此,本研究选取湖北襄阳9年长期秸秆还田定位实验的四个处理:CK(不施肥秸秆不还田)、NPK(单施化肥秸秆不还田)、NPKS(化肥+秸秆直接还田)和NPKM(化肥+秸秆过腹还田)开展研究,对比了不同处理土壤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组成差异,通过向不同处理添加13C秸秆的培养试验定量了新添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