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修辞格是修辞学研究最为重要的部分之一,它是“在特定的语境里,创造性的运用全民语言而形成的具有特殊修辞效果的言语形式”,即为特殊的言语形式。或者说是在某一方面,不管在语义或者在句法上,修辞格的使用是对日常语言常规的具有特定意图的偏离。在繁多的修辞格中,排比很有自己的特色。它有“言简意赅、节奏感强、加强语势”等表达效果,一直为人们所喜爱。长期以来,学界对排比这种修辞格进行一定程度的研究,不同的流派从不同的角度(如语义、功能、修辞)研究排比,但缺乏全面性。表现在:首先,这些研究数量很少,较为琐碎,没有体系化;其次,这些研究的出发点多集中于修辞的层面和语义学角度。再次,它们更多的是从表层去关注排比的构成特征及其修辞效果,而并没有深入其内部去探究排比的理解过程及在此过程中所涉及到的语用机制。本文将以关联理论为主要框架,基于语用修辞角度试图对近100条英语排比表达进行语用分析,以详析排比的形式和语义特征,并揭示隐藏在排比特征背后的语用机制。研究发现:排比项的内容之间应相互关联,关联的程度直接决定它所达到的修辞效果,而关联的程度与语者说话时的背景,情感,语境有莫大关系。与此同时,在对美国总统演讲词中的排比进行个案研究中我们发现总统演讲词中的排比存在着他自己独特的特征。表现在:这些排比项内容间只倾向于一种逻辑关系,不管是在语言程度和情感程度上都是层层递进,逐渐加强。文章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章,引言部分。主要包括这篇论文的写作动机、目的、研究方法等。第二章,文献综述。首先介绍排比的定义和分类,以及它的研究现状。然后重点归纳了排比的形式特征和语义特征,最后从前文总结的特征入手来比较它与其他相似修辞格的异同。第三章,理论框架。主要介绍关联理论。第四章,个案研究。用关联理论为主要理论框架来对大量排比实例进行分析。第五章为文章的结论部分。包括文章的发现,不足之处以及对以后研究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