γ-环肽纳米管的设计与自组装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h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组装环肽纳米管在化学、生物学、材料学和医学等领域中具有广泛和潜在的应用价值。设计和合成具有特殊结构和生物活性的多肽分子进行自组装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D,L-α-环肽、β-环肽、δ-环肽、α,γ-交替环肽和α,ε-交替环肽等都可以自组装形成纳米管,而对γ-环肽的研究相对较少,为完善γ-环肽的理论研究及探索其应用价值,本论文主要针对γ-类型的环肽进行了自组装研究。   1.环肽的设汁与直链六肽的合成   通过对3-氨基环己基甲酸单元的5位羟基成酯侧链的修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γ-多肽的溶解性问题。通过液相多肽片段缩合法,成功地合成了两类直链γ-六肽。目标环肽26、27的合成还在进一步研究中。   2.环肽25、52的自组装研究   对非对称性环肽25发生自组装的条件进行了摸索,该环肽在TCE-hexane体系中能形成相对稳定的凝胶,成功地实现了环肽25的自组装。对其进行FT-IR、TEM、SEM和计算模拟的研究表明该环肽在该体系中能够自组装形成直径约为65 nm的右手螺旋的纳米纤维(纳米绳),在环肽纳米管的研究中该类报道极为罕见。通过对不同多肽进行对比实验,推断环肽进行自组装的主要驱动力是环肽分子间氢键的形成。   C3-对称的环肽52在TCE-hexane体系中也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凝胶,TEM研究显示该环肽可以自组装成具有较大长宽比的纳米纤维,直径约为7-10nm。
其他文献
L型沸石是一种具有一维孔道结构,孔径在0.71 nm左右的大微孔沸石分子筛。其最早的人工合成是由Breck D w等人在1965实现的,并且由Barrer和Villiger对它进行了结构测定。L型沸石
手性杂环结构单元广泛存在于许多天然产物和具有药物活性的合成化合物中,因此如何实现简洁、高效地立体选择性构筑杂环骨架已成为当代有机合成最热门的研究领域之一。本论文主
高功率、大容量、长寿命锂离子电池的广泛市场,如电动助力车电源、发光二极管矿灯电源等,促使新型、廉价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研发。LiFePO_4正极材料正是迎合了这一需求,而受到业内的关注。本论文采用两段式高温固相反应的氢热还原法,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活性材料LiFePO_4。用Fe_2O_3、Fe_3O_4、FePO_4三种化合物为铁源,用蔗糖、柠檬酸、淀粉为碳源,用MgO为Mg~(2+)掺杂原料,用
碳纳米管阵列是碳纳米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由于具有独特的结构特点使它在场效应晶体管、化学传感器以及光学器件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本论文的工作主要是研究CVD法合
卟啉具有很高的摩尔吸光系数、较宽的紫外-可见吸收和较强的荧光发射,常被用作分子探针或癌细胞标记物;卟啉还具有光稳定性好、细胞暗毒性小、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对迅速增殖的
突出学生主体、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学生主体性最直接的体现就是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在英语课堂中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英语学习的效果也日益显现出来。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为学习者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交际实践,而这种交际实践多数来自于课堂上与老师的对话,因而英语教师教学语言的优劣对学生参与度影响很大。  一、对教师话语的认识  教师话语不仅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工具,同时还是学生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是色谱法的一个重要分支,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分析方法,在高效液相色谱的装置中,检测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常用的检测器主要有电化学检测器、紫外检测器和荧光检测器等。共振瑞利散射(RRS)是一种新颖的且高灵敏度的的分析方法。因其方法简便、分析速度快、灵敏度极高,已经被广泛应用到药物分析、无机物和生物大分子等领域。然而共振瑞利散射的选择性较差,其容易受相似基质的干扰,不能准确
学位
利用纳米技术制备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已成为提高聚合物性能、拓宽其用途的重要手段。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作为聚氨酯材料的一个分支,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良好的耐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