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临盘油田临九断块区为典型的复杂断块油藏,经过近三十年的开发,已进入高含水期开发阶段。在开发过程中所暴露出的主要矛盾和油田生产急待解决的地质问题,迫切需要运用精细油藏描述技术,建立精细油藏地质模型,研究剩余油分布规律,来指导生产实践,保持区块稳产。 本文对临九断块区进行了精细地层模型研究,主要进行了精细地层对比,阐明构造、微构造、沉积微相类型、储层微观特征等,建立油藏精细地质模型;利用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调整,改善了开发效果,保持了产量稳定,采收率提高。取得以下主要研究成果: 1、通过储层多层次细分对比和对比结果合理性研究,编制了新的油砂体数据表和小层平面图,建立了基础数据库,新编制的油砂体数据表与原数据表相比,其变化类型有三种:砂体层位变动、劈层的变化、新解释砂体。 2、对临九、赵家断块油藏的构造断裂系统重新进行了落实和修正,认为临九、赵家地区构造复杂,属于复杂小断块层状油藏。并对微型构造类型进行了研究,主要微型构造类型为正向微构造、负向微构造和斜面微构造。 3、通过建立沉积微相定量识别模式,综合应用取芯资料、测井二次精细解释成果,对临九断块区沙二上亚段沉积相进行了精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临九断块区沙二上亚段为河流相沉积环境,为更好地研究开发效果及剩余油分布规律,又进一步将其细分为心滩、天然堤、决口扇、废弃河道、泛滥平原等微相,心滩、天然堤、废弃河道沉积微相是其主要微相类型。心滩和天然堤是主要储集砂体,剩余油也主要分布在这两种微相砂体中,非主力微相砂体剩余油潜力相对较小。 4、储层的非均质比较严重,连通性较差。主要表现在:平面上渗透率和砂层厚度变化明显,层间、相带间渗透率差异大。储层层间非均质性中等一强,平面非均质性较强。 5、不同沉积时间单元、不同微相储层的孔隙结构不同,本次油藏描述将临九、赵家地区储层的孔隙结构划分为三种类型:大孔粗喉型、中孔中喉型、小孔细喉型,其中以中孔中喉型为主的储层剩余油比较丰富。 6、在储层多层次细分的基础上,对储量进行了计算,新的计算单元的增加和含油面积及有效厚度的增加是储量增加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