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是人类最普通也是最广泛的交际工具,它既是人与人之间交流、对话的工具,又是传递情感、实现沟通的桥梁和纽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语言既是最基本的工具,又是最重要的传递方式和手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通过语言来实现教育者和大学生之间信息的传递和情感的沟通,通过对话和交流及时了解大学生们的想法,传递教育者的思想,帮助大学生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期望。教育者的话语说的好不好听,中不中听,对教育双方都有很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以及教育目的的实现。当前我国高校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教育者的素质也在逐步提升,队伍的整体质量也在逐步提高。然而针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还存在不少问题,国内外相关的理论研究较少,教育者的经验不足,对于语言艺术没有足够的重视。同时,当前世界处于经济全球化、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环境之下,我国也不可避免的会受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影响。加上现如今网络的飞速发展,大学生们对于信息的接受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迅速。内外部环境的发展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产生影响,或多或少的造成了教育者在语言使用上落后与当今时代发展水平的局面。因此,面对上述种种情况,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水平都显得非常必要,同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的提高,还能提高教育的实效性,帮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现。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学科交叉研究等方法,同时在武汉六所高校发放了一千份调查问卷,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方面的现状,针对当前存在的不足,分析和探索导致这些不足的原因,根据语言艺术的功能和特点,寻找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的方法和途径。
全文由绪论和四个章节组成。绪论由研究的缘起、意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组成。第一章为概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论述,首先对语言的含义、功能,语言艺术的含义和特点进行解读,进而论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的含义、特点及其功能。第二章结合国内学者有关文献资料的研究和针对武汉六所高校的1000份调查问卷统计的结果,发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方面教育者存在语言感染力较弱、语言生动性欠缺、语言内容不够新颖、语言表达过于“学术”、语言交流缺少互动和语言幽默感不足的问题,辅导员方面则存在语言针对性不强、主动性不够、亲和力不足和缺少共同点的问题。第三章根据对发现的问题、调查问卷的数据和文献的分析,认为导致产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不足的原因是教育者对语言艺术的重视程度不够,理论基础不够扎实,业务能力有待提升和综合素质不够全面;受教育者对语言内容存在接受差异,对语言方式存在感知差异和教育双方之间的时代差异;还有来自外来文化和思潮、网络环境以及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第四章结合前四个部分,通过着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语言艺术能力、语言的针对性、语言的技巧和对“无声”语言的运用,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的效果。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调查研究和学科交叉研究等方法,同时在武汉六所高校发放了一千份调查问卷,了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方面的现状,针对当前存在的不足,分析和探索导致这些不足的原因,根据语言艺术的功能和特点,寻找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的方法和途径。
全文由绪论和四个章节组成。绪论由研究的缘起、意义,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以及本文的创新之处组成。第一章为概述,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的相关概念进行了论述,首先对语言的含义、功能,语言艺术的含义和特点进行解读,进而论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的含义、特点及其功能。第二章结合国内学者有关文献资料的研究和针对武汉六所高校的1000份调查问卷统计的结果,发现在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方面教育者存在语言感染力较弱、语言生动性欠缺、语言内容不够新颖、语言表达过于“学术”、语言交流缺少互动和语言幽默感不足的问题,辅导员方面则存在语言针对性不强、主动性不够、亲和力不足和缺少共同点的问题。第三章根据对发现的问题、调查问卷的数据和文献的分析,认为导致产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不足的原因是教育者对语言艺术的重视程度不够,理论基础不够扎实,业务能力有待提升和综合素质不够全面;受教育者对语言内容存在接受差异,对语言方式存在感知差异和教育双方之间的时代差异;还有来自外来文化和思潮、网络环境以及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第四章结合前四个部分,通过着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语言艺术能力、语言的针对性、语言的技巧和对“无声”语言的运用,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语言艺术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