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其消费观念也不断改变,很多人把钱花在精神需求的满足上,因而他们选择了外出旅游,但对山水观光的游览己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渴望回归自然、体验田园风光、领略民俗风情,渴望在乡村找到一片净土,乡村旅游在这样的环境下渐渐兴起。18世纪90年代,乡村旅游在欧洲逐渐发展并且渐渐成为一种主流的休闲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1856年在意大利成立了“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这一事件被认为是国际乡村旅游出现的标志,并且在工业革命后,蒸汽机的出现迅速蔓延至交通运输行业,导致现代铁路行业的出现,这为旅游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即交通的便利性让乡村旅游成为一种现实。随着旅游业的逐步发展,乡村旅游有了丰富的内涵,它在欧美发达国家不仅仅被认为是种新兴产业,更成为一种群众性的交流活动,被视为社会人群有效沟通的途径。在我国乡村旅游业起步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前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被我国旅游业专家认为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出现在台湾苗粟县的大湖葡萄园。随着我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大陆也开始频繁出现乡村旅游。例如,深圳的荔枝节、青岛的糖球会等,但将乡村旅游视为成熟产业进行发展的标志还要追溯至1998年的“华夏城乡游”。在经过前期的一系列探索,我国乡村旅游迎来了发展的高峰期,整个乡村旅游市场上也是一片繁荣。2004年、2005年国务院1号文件先后两次将“三农”问题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因为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助推剂,是旅游扶贫的“试金石”,受到各地乡村的高度重视。我国乡村旅游和其他国家比起来起步较晚,但发展速度却十分迅速,在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巴彦淖尔市在乡村旅游的理论研究上还存在不足,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诸如个别地区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滞后;一些乡村旅游经营者对“返璞归真”的认识误区导致了接待水平不高;乡村管理人才欠缺,经营者旅游业务知识贫乏;缺乏自身特色等问题。巴彦淖尔市非常重视乡村旅游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积极的措施来促其发展,现在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还有提升的余地,这就需要巴彦淖尔市继续努力,采取多种措施,来加大发展力度。本文首先介绍了乡村旅游的概念、兴起与类型、以及乡村旅游发展的理论基础;其次介绍了巴彦淖尔市旅游业概况、巴彦淖尔市乡村旅游发展的背景与原因、巴彦淖尔市乡村旅游的开发模式与特征;接着介绍了巴彦淖尔市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开发思路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