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川省作为畜禽养殖大省,畜禽养殖业得到长足发展,同时也促使四川省畜禽业由传统的散养模式向集约化、规模化饲养模式转变。规模化养殖虽然可降低畜禽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率,但也会导致畜禽粪便排放密度增加,据测算,2015年四川省畜禽粪便产生量达2.04亿吨,其耕地负荷达20.43 t/hm2。尤其是畜禽养殖户对环境保护的意识不强,其污染防治意愿不强,导致现有畜禽粪便未得到有效处理,这不仅给空气、水体、土壤等环境造成污染,而且对人体健康、畜禽生长也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探讨四川省的畜禽养殖环境污染问题,在确保畜禽养殖业在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通过提升畜禽养殖户排污防治意愿,从而处理养殖环境污染问题,将成为当前乃至未来一段时期内四川省畜禽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首先分析四川省畜禽养殖业发展现状、畜禽养殖整体污染状况及样本区域畜禽养殖户环境污染防治现状;在此基础上,运用计划行为理论,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分析四川省畜禽养殖户污染防治意愿的影响因素;最终,针对性提出提高其环境污染防治的对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四川省畜禽业得到稳步发展,且畜禽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大提高。运用环境承载力理论,采用排污系数法对四川省21市州的猪、牛、羊、家禽的畜禽粪便产生量进行估算,结果表明:只有阿坝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凉山彝族自治州三地畜禽粪便产生量未造成区域污染,其余地区均受到不同程度的畜禽养殖污染。(2)对四川省四个生猪养殖大县都江堰市(水源区)、邛崃市(丘陵)、资阳市乐至县(盆地)、广元市剑阁县(山地)的实地调研中发现,对于养殖固体粪便的处理,被调研农户以采用非资源化处理与资源化处理相结合的方式为主,达159户,占总样本48.18%,对于养殖污水的处理,被调研农户以采用沼气处理或其他方式为主,达129户,占总样本39.09%。对于养殖死畜的处理方式,被调研农户以直接掩埋与采用专业机构处理方式为主,且两种方式基本持平,其中采用直接掩埋的农户达99,占总样本的30.00%,采用专业机构处理方式的农户达98户,占总样本29.70%。(3)运用计划行为理论,采用二元Logistic模型对四川省四个生猪养殖大县都江堰市(水源区)、邛崃市(丘陵)、资阳市乐至县(盆地)、广元市剑阁县(山地)330户畜禽养殖户的环境污染防治意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教育水平、风险偏好程度、养殖净收入、养殖场占地规模、养殖投入、农户环境认知(畜禽粪便是否对环境有影响、环境保护政策了解程度)、加入合作社、养殖场距河流的距离这9个因素对畜禽养殖户环境污染防治意愿具有显著影响,而年龄、家庭劳动力个数、养殖年限、是否参加技术培训、是否受过政府补贴、养殖场距公路距离这6个因素对对畜禽养殖户环境污染防治意愿影响不明显。(4)结合前文实证研究,针对四川省实际情况,为提升四川省畜禽养殖户污染防治意愿,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通过降低养殖户教育投资成本、广泛实施通识教育培训与专业技术培训等方式加大教育投入;二是通过使养殖户全方位了解专业合作社、在政策上主动倾斜等方式鼓励引导养殖户加入专业合作社;三是通过加大对污染防治设施的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污染防治、完善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的经济激励政策及完善畜禽污染防治补偿措施等措施增强养殖户抗风险能力;四是通过加大新闻媒体环境宣传,提高养殖户环境认知;五是通过合理选址,鼓励养殖场远离人口聚集区,且根据杨志强实际情况,科学规划,控制养殖数量,争取从源头控制畜禽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