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说,过去的教育着眼于人的生存,未来的教育则是要着眼于人的发展。听与说的能力正是人的发展所必备的素质。从世界的范围来看,重视对听说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当今世界语文教学的共同趋势。 语文教学的科学化,关键在于教材的科学化;听说教学的科学化,关键在于听说教材的科学化。“一纲多本”、“多纲多本”的教科书制度打破了建国以来长期实行的“一纲一本”模式,使语文教学改革出现了一个新的局面。本文拟就中学语文四套教科书,对听说教材的现状予以剖析与比较,将其放在一个多维的视野中尤其放在一个动态的历史过程中加以考察。从纵向角度看,不同大纲,不同版本教材比较,选用1990年大纲与2000年大纲颁布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分别出版的教科书进行比较;从横向角度看,同一大纲(1990年《上海市课程标准》),不同版本教材比较,选用上海教育出版社H本与S本教材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改革的设想,为中学语文的教材改革和实验提供一些参考,为使语文教学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提供一些依据。 本文第一章简要回顾了语文听说教学的历史,通过对“听说”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的阐述,明确本文研究的意义。同时,对人教老本、人教新本、上海H本、上海S本四套教科书听说系统的结构与体例进行概括分析。 第二章对人教新老版本听说教学内容进行详细的分析。教材根据“大纲”来编,通过对不同大纲听说目标与要求的比较,明确教学观念的转变对教材编写的指导作用。 第三章对H本、S本听说教学内容进行比较,着重分析H本视听序列的优越性,同时阐述H本和S本说话序列的共同点。 第四章由四套教科书听说系统发展的轨迹分析语文教学的改革在听说教学方面的突破,同时针对教学观念的滞后制约教材编写的现状予以探讨。“口语交际”理念的提出需要新教材与之相适应,为此,从理论建设与实践探索两方面提出了教材编写改革的方向。即着眼于现代人素质培养,体现注重能力本位和实际运用的理念,增强课程的现代意识。从而进一步明确教材改革的重要性,带动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