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论视阈下《复活》汉译本分析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terday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顺应原本是生物进化论中的一个概念,后来被比利时语言学家维索尔伦引入语用学研究,并提出了语言顺应论。该理论是指语言使用者在具体的交际语境中根据需要不断进行选择以达到交际目的的一种过程。顺应理论内容丰富,可从宏观和微观方面对语言进行深入详细的考察,因此该理论一经问世就获得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
  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交际行为,本身就是一种语言选择的过程,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进行选择才能达到交际目的,因此顺应论对翻译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鉴于这种内在联系,将顺应论运用到翻译中无疑会使译者更加准确的理解源语文本,选择最佳的翻译策略。早在上世纪初,我国便有了《复活》的汉译本,迄今为止,《复活》汉译本已达20多种,但最受欢迎的当属汝龙译本和草婴译本,这也是本文选择这两个译本作为研究对象的初衷所在。
  首先,本文对顺应论进行详细的阐述并以此为基础探讨它对翻译的指导意义。顺应论主要包括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三个语言属性以及语言结构、语境因素、动态过程和意识突显四个研究视角。其次,对文学作品《复活》及本文所选取的两个译本进行简要的评析。最后,主要是以《复活》的两个汉译本为语料,从顺应论的四个研究角度来探讨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是如何进行语言选择与顺应的,其中涉及词汇语义、句法结构、语言修辞、空间环境、社交场合、人物情感、文化观念等诸多方面,可见顺应论对文学翻译有着强大的解释力。
其他文献
清华简是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的一批重要的战国中晚期楚系竹简,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自2010年至2018年共发布《书》类文献14篇。目前从《书》类文献角度进行的研究还不多见,本文以清华简《书》类文献《说文》未见字为研究对象,收集诸家释读意见,并从历时和共时的角度对其字形进行考察。  本文主要由以下四个部分构成:  绪论部分交待清华简的研究现状、《说文》与古文字材料对比研究的现状、研究意义及研究材料
学位
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是战国末期一部非常重要的史料,它的出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帛书《战国纵横家书》出土至今,学者进行了诸多方面的研究。本文对目前学界关於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的注释研究成果进行搜集整理,分析研究,并且按照一定的体例,形成了比较全面的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书》集注。  本文共分为绪论、上编、中编、下编四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马王堆汉墓帛书《战国纵横家
在历史时空的坐标轴上,元代有着独特的位置。作为唐宋与明清之间的引桥,有元一代的文化既传承今古,整合夷夏,又独树一帜,自成气韵。  立足于元代诗歌批评、元代诗歌理论与元代诗歌创作实践,参照百年元代诗学研究得失缺漏,《元代诗学研究》将以元代诗学中宗宋、尊唐、性情诗学思潮的历时性承传演进为纵线,以元代诗学共时性的区域分布为横线,通过对《瀛奎律髓》、《唐音》、《唐才子传》、《诗法家数》、《诗法源流》等经典
学位
抒情诗是以集中抒发诗人思想感情为特征的一类诗歌。十四行诗是一种具有严格韵律的抒情诗,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则是莎翁直抒胸臆的产物,吸引了无数评论家们的注意,他们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从多种角度来研究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但就诗中所蕴含张力特质而言,似乎仍具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本文尝试将张力理论与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相结合,通过文本细读和整体研究等研究方法,以挖掘其诗歌语言、诗歌意象和诗歌情感中的张力属性。
学位
单宾构式作为一种简单的语言形式,在很多语言中都可以找到。近些年来,学界对英汉单宾构式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虽然前人对单宾构式进行了很多研究,但大多停留在对某一种语言的探讨,或者是对非常规单宾构式的分析,英汉单宾对比的研究寥寥无几。  鉴于研究中的诸多不足,本文借助常用语例,以认知构式语法为理论基础,全面、系统地分析英汉单宾构式的内部承继和压制。通过比较英汉单宾构式在内部承继和压制上的共性与个性,揭示两
学位
“不礼貌”研究的兴起使得语言学家越来越关注交际中频发的冲突现象,并在机构性冲突话语和日常冲突话语的研究上颇有建树。然而,上述研究似乎较少涉及网络冲突话语,而网络话语是当今网络时代重要甚至是核心的话语方式。本文以百度热帖讨论为例,揭示网络冲突的基本模式及会话特点,拟解决下列问题:  1)网络多方冲突话语的基本序列结构如何?  2)网民们主要运用哪些表达异议的策略?  3)网络会话特点如何作用于网络冲
虽然“一带一路”倡议在国外传统媒体和主流媒体的话语表征已有广泛的先行研究,但鲜有研究关注其在国外社交媒体上如何被呈现。为探究国外网民(推特用户)如何通过话语(相关推文)建构“一带一路”倡议,亦即“一带一路”相关的推文或高影响力的推特用户对“一带一路”的话语建构,本研究用推特高级搜索和Buzzsumo意见领袖搜索工具收集了2017年国外推特用户发布的“一带一路”倡议相关的热门推文,共计275条。基于
学位
作为美籍华裔作家的代表,黄哲伦从未停止过对华裔身份建构主题的探讨。他的处女作《刚下船的人》(1979)与代表作《黄面孔》(2007)分别反映了他在不同历史背景时期对族裔身份归属问题的思考。  目前,学界对这两部作品的研究集中在文化符号的应用,对这两部作品中的身份主题的研究较为匮乏,还有待深入系统地研究。本文借助斯图亚特·霍尔文化理论中的编码概念分析两部作品的主人公在不同背景下面临的不同身份危机及产
学位
本文以洛克的《人类理解论》为中心,对他的语言思想进行详细的阐释和评述。由于“观念”一词贯穿《人类理解论》全文,是理解其语言思想的重要线索,因此文章将首先对洛克的观念理论进行梳理,然后对语词、名称、命题、真理,以及语言和实在的关系等主要语言思想进行探讨,分析洛克认识论,观念论,命名及命题理论思想对后世哲学家的深刻影响和洛克语言哲学中存在的缺陷,以说明洛克的语言哲学思想为现代语言哲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学位
从1887年第一部代表华裔文学的作品《我在中国的童年时代》(When I Was a Boy in China)发表至今,华裔文学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华裔文学是文学发展史上一个亮点,也是华人移民的一个微型写照。在众多华裔文学作品中,美国华裔文学成为了研究中的热点。  在华裔作家中,有许多代表性人物,任碧莲便是其中一位写作风格极具特色的作家。任碧莲(Gish Jen)生于1955年,她的第一篇长篇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