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和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城市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备,城市居民出行环境不断改善,但与此同时,机动车保有量和居民出行量也快速提高,交通供需矛盾仍然存在,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等问题依旧制约着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步伐。对发展中国家而言,存在着混合交通这一难题,城市道路上机动车与行人的干扰和冲突是交通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步行做为最基本的出行方式,除全程步行出行外,还与其他出行方式接驳共同完成一次出行,在城市居民出行中占有很大的比例。 在城市交通系统中,过街行人交通是城市交通中一种常见的交通现象。过街行人与机动车流的冲突会造成城市交通效率的下降和危险性的上升的。机动车在通行过程中受到行人过街干扰后,其行为会根据地点不同而做出相应变化,同样,当行人在过街过程中受到机动车的干扰,往往会受到其心理因素及道路因素等影响而做出相应的行为。对行人及机动车交通行为进行合理的分析,可以为道路通行安全评价问题的解决提供理论基础。在对交叉口及路段实施交通管制时,可以结合管制位置处的行人及机动车的行为特点,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应的控制方法,进而提升该路段或交叉口的通行效率及过街安全性。 行人交通事故,从本质上来说,是被动安全的一部分。其在交通事故中发生比例大,且死亡率较高,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根据我国国情特点,人口密度大,我国道路交通系统的复杂,造成了我国道路交通的特点为混合交通,很多地方做不到人车分道而行以及行人交通意识的淡漠,使得行人交通事故更加严重。与快速增长的机动车、步行出行量以及行人与机动车冲突问题相对应,道路交通事故亦非常突出。全球道路交通致命事故中41%~75%均涉及行人,且致死可能性是机动车内人员的4倍。 因此对行人行为的分析就显得尤为重要,对人类行为的准确理解认识必须立足于人类行为无限复杂多样这一基本现实,惟有运用系统整体的观念,引入多元研究手段,广泛借鉴各门学科的成果,进行跨学科的科学研究才能够胜任。论文通过对人类行为的研究分析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试图从根本上解决和缓解事故发生的风险。 论文从行人过街风险认知特性、行人过街信息沟通、行人行为选择特性几个方面入手进行分析,对行人过街行为及相关控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 在行人过街风险认知特性方面,论文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借助多维度模型,描述了行人过街风险认知的现状以及风险认知在事故产生中的作用,并着重对认知偏差进行分析,描述了不同人口统计特征行人过街安全风险认知差异。 在行人过街信息沟通方面,论文分析了风险认知的形成机制,并分析了不同内容的信息对行人过街风险认知的影响,研究了行人过街安全信息需求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风险沟通的信息传播模式。 在行人行为选择特性方面,从交通环境和心理因素等多方面进行了分析,建立了交通环境和行人违章的关系模型以及心理因素和个人属性对行人过街行为的影响模型。 对于行为的研究最终的目的是如何设计更加适合行人使用,对行人起到最大保护作用的行人过街设施,因此在文章最后,论文在行人事故分析基础上提出了路段行人过街安全度评价模型。通过积累改善行人过街环境的措施和政策方面的经验,不断完善中国的行人过街设施的服务和控制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