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仙信仰的实践逻辑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fuqiang19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S镇内十四个自然堡内的胡仙信仰实践主体“大仙”为研究对象,透过对十六位“大仙”的“顶仙”历程的调查,试图对“存封”的乡土信仰的复兴现象进行深入了解,并进而探讨在不断现代化的文化环境中,传统文化在新的环境中何以存在、如何发展和蜕变。大仙群体作为胡仙在人世间的代表,扮演胡仙“弟子”角色,替胡仙传道、行好,成为胡仙信仰中介。他们利用胡仙信仰“传道”、“行好”等信仰逻辑及“熟人”村落的日常交往逻辑,在天赋“仙根”的力量支撑下,借助信仰自身力量与民间其他力量,将胡仙信仰发展、继承下来。本文除引言外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描述的是大仙们最先忆起的关于胡仙信仰中“胡仙”的居所胡仙洞、胡仙的传说以及对老辈大仙触动最深的“讨药”、“箩先生写字”事件。大仙们讲述的这些与他们命运紧密相关的信仰地理景观、传说及围绕它的特殊事件都是胡仙信仰在改革开放初期迅速复兴的深厚民间基础。第二部分主要介绍的是作为胡仙信仰中介的大仙群体。行文主要描述三位处于不同年代中的大仙的整体形象,呈现了胡仙信仰实践的基本要素及大仙们拥有的不同性格特征。第三部分主要描述的是大仙们的顶仙历程。笔者借用“心灵发现”来对他们的顶仙历程中发生的一系列戏剧性事件进行描述,从而看到胡仙信仰所体现的内在特征。第四部分主要描述大仙们“领仙”后“传道”、“行好”的地方信仰实践。大仙靠职业名气为生,他们“显灵”的故事通常会迅速地在十里八村流行起来。这些信仰实践故事中呈现的是大仙与民众在日常生活中的互动,是胡仙信仰在此地真实的表现。最后一部分主要是从“经验封存”理论为切入点,来解释具有调节人们日常生活困难,又一直被“污名化”的胡仙信仰在“熟人社会”中具有的恒久的传播力的力量来源。在文章的总结部分,笔者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对乡土信仰力量进行进一步阐述,乡土信仰是如何在“存封”环境中,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普遍信仰,而这一过程标志着乡土信仰已进入到现代文化空间中并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此文综述了国外船舶压载水的处理技术,介绍了国内所进行的研究工作。
本文拟从法律的视角来论析托马斯·哈代的著名悲剧小说《德波家的苔丝》。文章重点探究造成小说主人翁苔丝悲剧一生的原因,认为除了公认的苔丝个人性格缺陷、维多利亚时期双重
班轮运输是一种兼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两种双重性质于一身的海上运输方式。它的确定性体现在班轮公司对外公布的船期表一般是确定的,不可随意更改的,船期的稳定体现了班轮公司的
本文综述了船舶载水问题的由来、国际产法的进程、船舶压载水处理的方法及优缺点,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压载水处理的先进技术,对我国正在进行的UNDP/GEF/IMO全球压载水管理项
公证书做为一种证据 ,经常出现在人民法院的诉讼过程中。公证书的特殊诉讼证据作用源于其基本属性 ,在诉讼中能较好地发挥法律约束力 ,与审判过程具有密切联系。重视和发挥好
本文以项目译者的翻译实践为基础.在关联理论框架下展开对《中国建筑文化》英译汉的实践型研究。本文从字词、句法和篇章层面展开,关注翻译过程中的语言语境、情景语境和文化
充分发挥法律援助为信访提供法律服务的作用,建立法律援助与信访联动机制,妥善解决涉法信访案件。从法律援助入手,把信访案件纳入司法审查的范围、加强对行政机关的司法监督
电视专题片是一个综合的艺术表现形式。一部好的电视专题片是影象、解说词及其它辅助形式完美结合的产物,影象是电视专题片的躯体,解说词则是电视专题片的灵魂。要想写好专题
简·奥斯汀(1775-1817)是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杰出的英国女作家。她在文学史上向来被归入现实主义作家,而她生活的年代正是浪漫主义时期,她不可避免会受到浪漫主义思想的影响,
10月26日,北京语言大学中国语言政策与标准研究所联合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语文现代化学会、商务印书馆、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政策研究中心、语言产业研究中心等5家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