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外固定时间对骨折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的量效关系。方法:选择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骨科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3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19~60岁,平均(42.1±11.3)岁,左侧股骨颈骨折15例,右侧股骨颈骨折17例,致伤原因:车祸伤9例,高处坠落17例,重物砸伤6例,按骨折部位分型:头下型13例,经颈型12例,颈中型5例,基底部2例,按Garden分型:GardenⅢ型10例,GardenⅣ型22例,均行空心钉联合股方肌肌骨瓣移植术治疗,术后均采用外固定支具固定至少三个月,经X线证实骨折线模糊有连续骨痂通过骨折线,局部无压痛、纵向叩击痛,后去除外固定,患者开始主动髋关节功能锻炼,记录股骨头坏死、骨折不愈合、股骨颈骨密度等指标,参照Harris评分系统对患侧髋关节的功能进行评价。结果:32例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60个月,平均32个月。所有患者手术切口均为Ⅰ/甲愈合,31例患者骨折愈合,其中1例发生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骨折愈合率为96.87%,1例于术后2年后发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坏死率为3.1%。骨密度的比较:患者手术后骨密度值与术后1个月及术后12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骨密度值与术后3个月及术后6个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与3个月相比,术后3个月骨密度更低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与术后6个月骨密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统计学结果上看,适当延长外固定时间短期内会导致骨密度下降,术后12个月与手术后骨密度水平相当。髋关节Harris功能评分:术后3个月与术后6个月比较,术后6个月有更好的髋关节评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与术后12个月比较,术后12个月有更好的髋关节功能评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与受伤前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适当延长外固定时间具有骨折愈合率高股骨头缺血坏死率低,短期内髋关节功能及骨密度稍差,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与骨密度与正常水平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