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农村电子商务(以下简称农村电商)发展迅猛,在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增长、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农村电商的快速发展,“电商扶贫”、“乡村振兴”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关于电商扶贫模式和乡村振兴路径的研究已经成为研究的热点和学者们所青睐的中心领域。但是在这些现象的背后,我们要观察事物发展的本质。透过这些现象我注意到农村电商的发展、乡村经济的振兴都离不开知识资源和智力资源所起的根本性的推动作用。有研究表明:知识资源在经济发展中所起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超过物质资源和和经济资源,对组织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村电商的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得益于农村电商知识传播所带来的“知识溢出”效应以及隐性知识传播和共享所带来的“创业家示范效应”。创业家通过示范带头效应、知识溢出效应和社会网络效应推动淘宝村的形成和发展;农村地区的熟人关系网络为创业家动员知识、物质、资金提供了有利条件。在农村电商经营的集群化发展过程中,主体之间的知识传播是能够形成集群效应的重要基础,也是农村电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电商知识得到广泛传播,并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一张看不见的网络——农村电商知识传播网络。农村电商知识传播网络的存在以及正常运行为农村电商的发展输送了大量宝贵的知识资源。本文以农村电商知识传播网络为研究对象,探讨农村电商知识传播网络的结构形态及其运行效率的关系,以期为农村电商发展提供决策建议。笔者注意到近些年来国家在农村电商发展、电商扶贫、乡村振兴上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这些资源是否发挥了相应的作用?是否造成了一定的资源浪费?事实上一定程度的资源浪费情况是客观存在的。笔者以农村电商知识传播网络为研究对象,深层揭示农村电商知识传播网络结构形态与其运行效率的关系,力图来揭示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从而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寻找从根本上促使农村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方法和路径,促进农村电商的良性健康发展。本研究把知识传播、社会网络、知识网络等相关理论融入农村电子商务领域,界定了农村电商知识传播网络,并提出了农村电商知识传播网络的六个结构形态类型,构建了农村电商知识传播网络结构形态对运行效率的影响模型,可以帮助大量的农村电商政府人员、农村电商从业者们厘清思路、提供一定的政策指导。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农村电商知识传播网络相关概念界定及梳理。通过梳理国内外大量的文献以及结合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实际情况,明确界定了农村电商、农村电商知识传播网络。阐述了农村电商知识传播网络的特点和作用。在此基础上,笔者从深层揭示了农村电商知识传播网络的形成动因、形成动力以及形成条件。与此同时,笔者还对农村电商知识传播网络当中传播的知识进行了详细界定,把农村电商知识传播网络中的知识根据知识内容、知识获取渠道以及知识本身性质的不同分为不同的知识类型。农村电商知识传播网络的六个结构形态类型,构建了农村电商知识传播网络结构形态对运行第二、电商知识传播网络结构形态及其测度指标的确定。主要厘清了农村电商知识传播网络的组成、农村电商知识传播网络的结构形态以及农村电商知识传播网络的结构测度指标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笔者说明了农村电商知识传播网络的结构由知识传播节点、知识传播路径和知识资源本身以及网络结构环境四个部分组成;其次,笔者重点阐述了农村电商知识传播网络的结构形态有环状网络、三角状网络、树状网络、辐射状网络、星状网络、散沙状网络六种结构形态类型,并对这六种结构形态进行详细注解;最后,笔者结合知识传播、社会网络和知识网络的相关理论提出农村电商知识传播网络的结构形态可以用以下五个指标来测度,分别为:网络中心度、网络密度、网络开放程度、网络节点关系、网络环境。第三、电商知识传播网络结构形态与其运行效率的关系实证研究。笔者首先阐述了自己在研究中所用到的一些理论,其次明确分析农村电商知识传播网络的运行效率指标包括网络的知识传播速度和频率、知识传播质量(知识到达率、接收率、转化率)。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农村电商知识传播网络结构形态与其运行效率的假设模型,通过假设模型设置确定研究的潜变量和观察变量、测量问项,进而设置问卷,并通过定性分析(专家访谈、咨询)和定量分析(小样本测试)对问卷的内容进行修改。在此基础上去进行大规模的访谈和调研。历经2个月的调研,笔者获取了覆盖全国东中西部地区的12个省份,60多个县域、200多个行政村的340个样本。对获取到的340个数据做信度和效度分析,最后做模型并进行修订,并最终得出研究的结论。第四、对不同结构形态的农村电商知识传播网络运行效率进行评估。笔者利用前面的实证研究结论、结合调研的结果对六种常见的结构形态——环状结构形态、三角状结构形态、树状结构形态、辐射状结构形态、星状结构形态、散沙状结构形态的运行效率进行分析、评价、论述。并结合笔者走访调研的实际情况指出有哪些县域分属这几种结构形态。第五、以河南省许昌长葛岗李村和尚庄村为例,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分别对这两个村的网络中心度、网络密度、网络开放程度、网络节点关系、网络环境进行分析,并对这两个村的知识传播网络的运行效率进行打分、评价,在此基础上提出优化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