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课题结合临床手术需要,在手术显微镜和鼻内镜下,通过应用解剖学研究海绵间窦及相关结构,为经鼻蝶垂体瘤手术和扩大经蝶手术避免损伤海绵间窦、减少手术并发症及改进手术进路提供解剖学参考依据;通过模拟在鼻内镜下经蝶和扩大经蝶入路,对海绵间窦及其相关结构进行解剖定位标志和解剖学观测。 [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对20(男12、女8)具,在鼻内镜下对5(男4、女1)具成年尸头的海绵间窦及其相关结构进行临床应用解剖学研究。对前海绵间窦、下海绵间窦、后海绵间窦、鞍背窦和基底窦的出现率、位置、形态、大小等进行解剖学观察。同时,对海绵间窦相关结构,如:蝶窦,垂体,海绵窦内颈内动脉,视神经,视交叉,筛动脉的位置、结构、形态等进行观察测量。所得数据经SAS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 [结果] ①前、下、后海绵间窦,基底窦,鞍背窦的出现率分别为95%,75%,10%,100%和30%。在正中矢状面上,各窦的前后径分别为(2.15±0.90)mm,(5.14±2.54)mm,(1.30±0.40)mm,(2.26±0.91)mm,(2.01±0.80)mm;上下径为(2.74±0.96)mm,(1.24±0.81)mm,(1.48±0.29)mm,(15.67±4.54)mm,(3.35±1.93)mm。②海绵窦内颈内动脉呈“S”形双弯曲的出现率为37.5%(15侧),呈中间型弯曲的52.5%(21侧),呈直线型的10%(4侧)。③蝶窦的5种分型,本组标本Ⅰ型(甲介型)未见;Ⅱ型(鞍前型)出现率为25%(10侧);Ⅲ型(半鞍型)为27.5%(11例);Ⅳ型(全鞍型)为27.5%(11侧);Ⅴ型(鞍枕型)为20%(8侧)。④鼻小柱根部至蝶窦口下极及蝶腭孔的距离分别为(60.40±3.21)mm和(62.14±1.93)mm;蝶腭动脉至蝶窦口下极的距离为(12.20±1.10)mm,在蝶腭孔处蝶腭动脉的外径为(1.99±0.13)mm;蝶窦口下极至鼻中隔后上动脉及鼻中隔后下动脉的距离分别为(3.49±0.24)mm和(6.42±1.08)mm。⑤蝶窦后壁沿颈内动脉隆凸两侧缘分别画2条直线,4条垂线将蝶窦腔分为一个中间腔及两个旁中间腔和两个外侧腔。⑥垂体、垂体上动脉、视神经颅内段、视交叉、视神经管内段及筛动脉观察及测量。 [结论]海绵间窦的出现率及发育与蝶窦气化类型有负相关的趋势,下、前海绵间窦为经蝶或扩大经蝶蝶鞍区手术径路必经结构,术中伤及发育良好的海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