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家沿边开发开放的快速推进,边境地区已成为国家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中老跨境旅游合作区是云南省响应国家“两区”建设、推动云南边境旅游发展提出的重要设想,在普洱市江城县和西双版纳景洪市、勐腊县、勐海县及老挝北部六省范围内建设中老跨境旅游合作区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对提升云南省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战略地位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加深中老边(跨)境旅游合作的重要实践。本研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西南陆疆边境跨境旅游发展空间格局、机制及模型研究”,论文分析并评述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明确边境旅游和跨境旅游、边境旅游试验区和跨境旅游合作区的相关概念;并以区域经济一体化、地缘经济、边界效应、旅游系统等相关理论为本研究的理论指导,通过实地调研和资料搜集分析了中老跨境旅游合作区旅游发展现状;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厘清了中老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的影响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中老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各动力因子的权重,系统分析了各因子对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的重要程度,为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动力机制研究打好了基础;运用问卷调查法,从游客感知角度分析了中老跨境旅游合作区的建设现状;在此基础上,从基本原则、主要战略、发展目标、主要内容和对策措施五个方面,提出了中老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的发展建议。通过研究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第一,中老边境旅游合作经历了起步(1985-1999年)、成长(2000-2008年)和高速发展(2009年-今)三个阶段,在起步阶段,两国对边境旅游的限制较多,旅游产品开发程度较低;在成长阶段,旅游业市场化和产业化程度逐渐提高;在高速发展阶段,中老边境旅游通关便利化水平显著提高、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明显改善、旅游产品类型更加多样化等;第二,分析了中老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的基础条件和中老边境旅游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通过SWOT分析,认为中老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应采取增长型发展战略;第三,通过扎根理论分析和中老跨境旅游合作区动力系统分析,构建了中老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动力因子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中老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的主要动力因子为引力系统(0.3484)和支持系统(0.3680),而引力系统主要受到旅游资源质量(0.0690)、地理区位(0.0420)、旅游服务设施质量(0.0501)等动力因子驱动,支持系统主要受到口岸建设(0.0579)、安全保障(0.0537)、政府支持力度(0.0486)、公共设施(0.0415)和合作区开放程度(0.0360)等动力因子驱动;第四,通过游客问卷调查游客分析了游客对中老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的满意度情况,其中游客对跨境旅游资源禀赋的满意度较高,对旅游服务态度、旅游交通、市场秩序的满意度较低;第五,构建了中老跨境旅游合作区建设动力机制模型,分析了各因子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制约、互为因果等互动反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