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在广大沿海和河流冲击平原地区存在广泛的软土下卧层。历次地震中建筑物的损毁案例经验表明,软土场地工况对建筑结构物抗震性能十分不利。因此,研究含有软土层的桥梁-地基相互作用体系地震动力响应特性规律十分必要。目前,对于相互作用体系抗震问题,很难单独依靠室内外模型实验与检测技术方法进行深入全面地研究和分析。这样,建立在成熟理论框架上的数值模拟方法,因其良好的参数化外推性和复杂边界条件适应性而逐渐成为当前研究动力相互作用体系问题的有效研究途径和主要技术手段。本文基于前人研究成果特点和局限性,分别采用Mohr-Coulomb弹塑性本构模型和接触单元模拟地基土动力受力变形和桩土非连续界面行为,并基于弹塑性动力数值分析方法针对地震作用下桥梁-地基相互作用体系进行动力响应特性分析,探讨诸如土性参数、桩长等因素对动力相互作用体系的影响规律,研究桥梁-地基相互作用体系动力失稳机理,进而为桥梁抗震设计和工程实践提供指导和参考作用。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通过建立自由场地二维弹塑性动力数值模型进行了水平地震作用下有限元动力数值分析,较为详细地分析了既定自由场地中各典型位置特征点处的地震动傅立叶谱、功率谱、加速度反应谱以及沉降变形等时程变化规律,并进一步地通过参数化数值分析探讨了在软土层厚度和位置深度变化对场地各位置的动力受力和变形特性之间的影响规律。(2)通过建立二维弹塑性动力数值模型,首先进行了既定场地工况下桥梁-地基相互作用体系的动力数值分析,研究了在水平地震作用下桥梁-地基动力相互作用体系中各桩、桥台挡土墙、桥墩和场地典型位置处特征点的受力和变形时程变化特征。并进一步地通过变场地工况参数化动力数值分析,对比分析了场地软土层位置深度、软土层厚度以及桩长对桥梁-地基相互作用体系动力响应特性的影响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