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复方当归注射液注射T6-9双侧夹脊穴与常规针刺治疗脾胃虚弱型餐后不适综合征(Postprandial Distress Syndrome,PDS)的临床疗效,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及治疗结束1月后总体症状积分、尼平消化不良生活质量指数(Nepean Dyspepsia LIfe Quality Index,NDLQI)指标,分析两种治疗方法的近期及远期疗效差异,探讨穴位注射治疗PDS型FD的作用机制及优势,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8.11--2019.6武汉市第一医院针灸科门诊及招募中符合PDS型FD(脾胃虚弱型)患者60例,将招募的60名患者利用spss软件23.0版本进行随机分组,将其随机分为常规针刺组与穴位注射组。最终共59例完成本次临床试验研究,其中穴位注射组患者30例,常规针刺组患者29例。穴位注射组与常规针刺组采用相同治疗周期,每周治疗3次,两次治疗期间需间隔1天,总的治疗疗程为4周,两组均于治疗结束1月后进行随访。主要评价指标是总体症状积分,次要评价指标是尼平消化不良生活质量指数(NDLQI),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个月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除此之外,治疗结束时根据治疗前后的总体症状积分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综合疗效进行评价。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总体症状积分、尼平消化不良生活质量指数(NDQLI)的差异,以及治疗后临床综合疗效的差异。结果:(1)基本资料对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病程等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总体症状积分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总体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均有降低,且P<0.05。但穴位注射组比常规针刺组积分低(P<0.05),治疗结束1月后随访时仍显示穴位注射组症状积分低于常规针刺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尼平消化不良生活质量指数(NDLQI)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NDLQI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穴位注射组比常规针刺组NDLQI评分高(P<0.05),随访期穴位注射组比常规针刺组NDLQI评分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临床综合疗效穴位注射组总有效率较常规针刺组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且穴位注射组的愈显率高于常规针刺组。(5)安全性评价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结论:(1)常规针刺及穴位注射两种治疗方法对PDS型FD(脾胃虚弱型)均有效且安全性高。(2)穴位注射较常规针刺的临床疗效更加显著,在缓解临床症状及改善生活质量方面更具有优势,在近期及远期疗效上,穴位注射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