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高科技的发展,尤其是传播通讯技术的改进,交通技术的进步,世界性的联网以及经济的高度全球化使得全球性的时间和空间紧缩,为全人类带来了全球意识,不同社会,文化以及不同地区的人们产生了相互交往的强烈愿望。人们强烈地希望成为善于跨文化交际的现代人。跨文化交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成功的保障,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普遍关注。 在以往的研究中,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跨文化交际能力应包含的因素,这给跨文化交际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然而这些研究忽视了从交际过程即语言的使用视角来探讨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采用语用综观说中的顺应论来分析在跨文化交际中认知,社会和文化等复杂因素在使用语言和理解语言过程中的作用,从而阐明了跨文化交际的成功需要交际者动态地在语境和语言结构之间做出适切的选择。 本文首先回顾了前人对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界定,然后阐述了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即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论。该理论指出,人们使用语言的过程是一个交际者为达到交际目的而在不同的意识程度下不断做出语言选择的过程。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使用语言的过程中不断做出选择,是因为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语言的使用要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描述和解释:语境关系的顺应,语言结构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这四个方面是语用学方法论中的一个统一体。语境关系的顺应和语言结构的顺应规定了顺应的范围,即言语交际中的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的总和。用语言表达意义的过程是一个动态过程,这一过程因人们顺应语言的意识程度不同而影响着语境和语言结构间关系的变化。 跨文化交际中涉及到的认知,社会和文化等复杂因素给交际者的语言选择造成了很大的障碍。本文基于顺应论的理论框架从语境顺应和语言结构顺应两个方面研究英汉交际中的语言因素和非语言因素。非语言语境包括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因素。说话人选择语言的过程正是顺应自己和听话人的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的一个动态过程。本文探讨了跨文化交际中心理世界所涉及的交际双方的认知和情感因素,即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在社交世界方面分析了中西社会关系及文化规范对言语行为的制约;物理世界中讨论了时间和空间指示关系,交际者的身体姿势,外表形象等。交际语境中的这些因素都会不同程度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