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社会各界对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讨论愈演愈烈。医疗服务作为一种特殊的商品,关系到人的基本生存权利和身心健康,具有外部性和供需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等特点。在卫生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采用何种制度安排能够使居民在需要时可以方便及时地获得医疗卫生服务,并能满足不同个体多方面的需求,是医疗服务供给体系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发展,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收入水平也出现了较大差距,导致不同社会阶层的出现,相对应的医疗服务需求在不断增加的同时也出现多样化。尽管这些年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取得明显的发展,医院的条件、设备、服务水平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多样化的供给模式仍未真正形成。并且在利益驱动机制下,服务供给模式向中高档快速发展,导致了在医疗费用不断增加的同时,单一的公立医院占主导的供给模式无法满足居民多样化的需求,酿成了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热点问题。本文首先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找出自己的研究的出发点。接着从理论上对实行医疗服务多元化供给加以论证,并重点分析了非营利医疗机构占主导原因。通过对需求和供给现状的分析发现:我国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呈现总量不断膨胀和层次的多样化的发展趋势,现存的供给体系仍是公立医疗机构占主导的单一供给模式。这种单一供给模式不仅无法与需求相呼应,而且占主导地位的公立医院又在政府投入不足的情况下产生种种扭曲的市场行为,最终使得医疗服务业效率低下,公平性和可及性都很难保证。在对一个市场化改革的案例评析的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立意所在:建立一个政府、市场、第三方组织共同参与的多元化供给模式,在从理论上界定了各供给主体的供给范围和职能定位基础上从三个方面说明了这种供给体系的建立是可行的。最后给出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具体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