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魁负心”考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wniun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王魁与桂英的爱情故事,从宋朝起,就在民间广泛流传。迄今为止,在一千多年的时间里,曾以不同的文学形式在各个历史时期一再出现。宋人笔记、话本小说、元人杂剧、明清传奇,直到近代川剧、京剧舞台上,魁桂爱情故事仍在不断流传中发展变化着,亦常为世人评说,且每多分歧。因此,本文旨在考论两个问题:其一,考辨魁桂爱情故事的男主人公是否是历史上宋朝的状元王俊民;其二,魁桂爱情故事由悲剧到喜剧再到悲剧,王魁的形象从负心到痴心又到负心,历经三变,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综合各类史料,可将历史上的王俊民勾勒如下:王俊民,字康侯,宋莱州掖县人,嘉祐辛丑(1061)年状元及第。初授上任后不久便身患狂疾,精神错乱,于嘉祐癸卵(1063)年死于徐州,终年二十七岁。俊民一生洁身自好,与宋人笔记小说《王魁传》中那个背信弃义的王魁并不是一人。《王魁传》的出现是基于对当时整个社会“富易交,贵易妻”风气的批判,而并非具体地谴责某个状元的个人品质问题。王魁,实是一类人的统称,而非特指王俊民。 从“王魁负心”故事的发展流变中,可以看出这样一个特点:宋元时期的这类作品,全都是负心鬼报的悲剧;而明代,则是清一色不负心的大团圆喜剧;清代乃至民国,却又成了谴责负心的悲剧。而且,推衍至整个文学史中的婚变作品,不难发现,“宋元·悲剧——明代·喜剧——清以后·悲剧”这一规律基本上是符合文学史上所有的与婚变有关的作品的。那么,导致婚变作品中的这种创作规律产生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本文试从创作者自身及其外部环境两个方面加以分析。
其他文献
2005年10月,中国共产党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乡村文明”是社会
发展林业,尤其是速生林,既有利于改善项目所在地的生态环境,又能促进当地农民增收致富。项目所在地蓬溪属于典型的丘陵地貌,其土质和气候条件极适合速生林发展。所以,在蓬溪以新源
有着近三百年历史的唐朝,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上,是极其辉煌灿烂的一段时期。宋代大史学家司马光称颂唐代历史说:“三代以还,中国之盛,未之有也。”在这个时期,中国的封建社
土地和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坚实后盾,粮食是重中之重,农用地是人类获取食物来源的主要用地类型,它伴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水平
桥上道岔区CRTSⅡ型板式无砟轨道砂浆层与道岔板及底座板间的离缝病害较为普遍。文章针对这一现象,结合砂浆层离缝破损病害特征,考虑不同离缝状态下不同砂浆层纵向阻力,建立
[目的]探讨小组工作对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应用社区小组工作法干预社区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44)和试验组(
本文主要概述我国社区图书馆现状,以及社区图书馆对我们生活的重要性,并提出建议。
随着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及互联网在我国的迅猛发展,用人单位对秘书工作者的要求亦与时俱进。文章通过调研,从社会需求的角度,以珠三角地区为观测点,发现经济社会发展对秘书工
2002年1月28日《北京青年报》指出中国培训市场十大现状:1.WTO吹响了国外培训机构进军中国的号角;2.本土培训机构改变自己培训中介的身份;3.培训机构多如牛毛;4.版权保护成为国外优秀课程进入中
期刊
步入知识经济时代,人才资源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最宝贵的资源。高等学校作为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和培养高级人才的场所,尤其需要一支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人才队伍。高等教育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