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滤泡性淋巴瘤(Follicular lymphoma,FL)是一组在生物学特征、临床表现及预后等方面存在高度异质性的血液系统肿瘤,其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国外一些研究发现,在接受一线抗肿瘤治疗的初治FL患者中,确诊后24个月内疾病进展(Progression of disease within 24 months,POD24)是显著的不良预后因素,但目前国内尚未见相关报道。另外,POD24作为一种治疗后评价指标,尚缺乏有效的预测方法。本研究旨在探究POD24在我院FL患者中的发生情况及预后价值,并通过分析其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发现其危险因素,以期为实现FL的精准预后分层和个体化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1.收集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接受化疗的140例初治FL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并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其中75例患者治疗前的肿瘤组织中P53、CD10、MUM-1、Ki67、BCL-2、BCL-6、MYC的表达水平。2.根据是否在确诊后24个月内发生复发或进展,将患者分为POD24组和非POD24组。采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和多因素COX生存分析探索POD24对FL预后的影响并分析POD24组患者的预后因素,Kaplan-Meier生存曲线行Log-rank检验。3.运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索POD24的危险因素,进一步构建POD24预测模型并计算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评价模型预测效能。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检验水准α=0.05。准确性计算方法:(真阴性+真阳性)/受试总人数。研究结果:1.140例初治FL患者中,共有42例(30%)发生POD24。Kaplan-Meier预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发生POD24的患者OS较差,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单因素COX分析显示,POD24与OS显著相关(HR=11.453,95%CI 4.624~28.368,P=0.000);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POD24是影响OS的最显著的独立预后因素(HR=7.770,95%CI 3.037~19.880,P=0.000)。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3级(P=0.015)、AMC超过正常值上限(P=0.019)、FLIPI评分≥3分(P=0.035)是影响POD24组患者OS的不良预后因素;进一步COX多因素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3级(P=0.021)是POD24患者的独立不良预后因素。2.经一线治疗方案校正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脾脏受累、FLIPI评分≥3分、β2-MG超过正常值上限、Ki67高表达、MUM-1阳性表达是POD24的危险因素(均P<0.05);进一步多因素分析显示,FLIPI评分≥3分、MUM-1阳性表达是POD24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3.对比FLIPI和FLIPI联合MUM-1(FLIPI-M)对POD24的预测效能发现,后者的敏感性(80%vs 68%)及准确性(71%vs 69%)均较前者有所提高,但特异性稍低(66%vs 70%)。结论:1.POD24在我院初治FL患者中的发生率为30%,是显著的不良预后因素;而POD24患者的预后又受组织学分级、单核细胞绝对计数及FLIPI评分的影响,其中组织学分级3级是影响POD24患者预后的独立不良因素,提示临床上对具有这些危险因素的早期复发、进展FL患者应予以高度重视。2.脾脏受累、FLIPI≥3分、β2-MG大于正常值上限、Ki67高表达、MUM-1阳性表达是POD24的危险因素,其中FLIPI≥3分、MUM-1阳性表达是POD24的独立危险因素。在临床工作中应注意鉴别具有这些因素的高危患者,及时采取个体化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3.FLIPI联合MUM-1预测POD24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均较FLIPI有所提高。虽然还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但由于目前尚无标准POD24预测模型,且其较m7-FLIPI、POD24-PI等分子临床预后模型更经济、方便,其仍具临床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