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稻在我国粮食生产和消费中历来占主导地位,水稻的增产稳产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重大意义。近年来水稻生产也面临着新的变化。一方面,稻农“兼业化”趋势明显,复种指数下降,水稻“双改单”趋势并未扭转;另一方面,水稻生产雇佣服务水平提高,但区域发展不平衡,水稻机械化水平仍有提升潜力。而稻农种植模式和耕作方式的变化受地块特征的制约,因此,如何改善地块特征及改造水稻生产环境,提高水稻产量和生产效率,成为学者和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从微观地块层面视角探究南方稻农地块特征对稻农种植模式和耕作方式的影响。论文首先描述了调查区域样本农户水田承包经营和细碎化现状。进而分析了地块特征各维度下稻农种植模式及水稻耕整、播种/移栽、打药和收割环节用工方式差异,并分析了土地生产效率、劳动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差异。通过构建计量经济模型,着重引入农户固定效应,分析地块特征对农户水稻种植模式和耕作方式的影响。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本文主要的研究结论是:(1)水稻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在地块特征各维度下差异明显。较为平整、离家近、靠近机耕路、良好的灌溉条件、优等土质及非冷浸田的地块特征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更好。(2)水稻生产各环节用工方式和投入在地块特征各维度下差异明显。丘陵水田、离家远、机器不能进入、望天收、土壤质量低等及冷浸田的地块特征水稻生产劳动投入时间相对较长,且雇佣服务和生产资料成本也不低。(3)地块特征各维度是影响稻农种植模式的重要因素。考虑农户固定效应后,水温低、土壤粘性大的冷浸田或灌溉条件差的望天收田,离家较远地块灌溉、运输不便,土壤质量低等,农户倾向于种植单季稻;而丘陵水田单季产量低,保留着种植双季稻的传统。(4)地块特征各维度影响稻农耕作方式。丘陵水田坡度大、缺乏机耕路、灌溉条件差、土壤粘性大,土壤质量差,增加了机耕和机收成本,农户倾向于手工耕整和收割。地块特征对稻农插秧方式影响不显著,农户对各地块直播或育秧统一管理,且直播/移栽适用范围广。而丘陵水田地块分散、道路不顺畅,农户打药时间长、强度大,倾向于电动/移动打药。(5)此外,农户家庭和户主身份、自购固定资产等特征会增强或减弱稻农种植模式和耕作方式的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本文认为:应进一步落实农资价格国家调控政策,完善粮食价格收购政策和水稻补贴政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户水稻生产积极性;其次应完善农地流转政策,促进农地适度规模经营,保证水稻播种面积和提高综合机械化水平;再次应推进农田水利综合整治,通过对农地水肥调控、土壤改良,完善机耕道路和灌溉渠道建设,提高水稻复种指数和劳动生产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