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鳾(Sittaeuropaea)和黑头鳾(Sittavillosa)是林区两种常见的次级洞巢鸟,为典型的食虫鸟。二者为相似种,也是分布在北京林区的仅有的两种鳾科鸟类。2007年4月至7月、12月至2008年1月,在北京市门头沟区小龙门林场对普通鳾和黑头鳾的种群数量、巢位特征以及繁殖生态学进行了研究。并在门头沟百花山地区以及延庆松山自然保护区也做了部分调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普通鳾与黑头鳾的种群数量
在主要研究地点北京门头沟小龙门国家自然保护区,对普通鳾和黑头鳾的繁殖季(4月至7月)和冬季(12月至1月)的种群密度进行了研究。调查方法主要是样线法。小龙门地区普通鳾繁殖季的种群密度统计结果为,2007年4月份是23.125只/km2,5月份为36.667只/km2,6月份是27.143只/km2,7月份是65.00只/km2,冬季的统计结果为,2007年12月是49.604只/km2,2008年1月是43.990只/km2。百花山自然保护区2007年6月的统计结果为96.67只/km2,延庆松山自然保护区2007年7月的统计结果为16.67只/km2。黑头鳾繁殖季的种群密度是,4月份0.625只/km2,5月份是1.111只/km2,6月份3.214是只/km2,7月份是2.500只/km2,冬季的统计结果为,2007年12月是3.166只/km2,2008年1月份是1.535只/km2。百花山自然保护区2007年6月的统计结果为36.67只/km2,延庆松山自然保护区2007年7月的统计结果为23.33只/km2。
对不同林型分布的普通鳾数量统计,针阔混交林中的数量占该地区总数的34%,阔叶混交林中占30%,辽东栎林中占18%。油松林中占18%。黑头鳾主要分布在针叶林和针阔混交林。在油松林中占78%,针阔混交林中占22%。
对不同海拔高度的数量统计,普通鳾在海拔1070-1150m中分布的数量占25.96%,在海拔1150-1250m中占38.09%,在海拔1250-1350m占28.94%,在海拔1350-1450m中占7.02%。在1450m以上调查的结果为0。
本次在小龙门地区调查到的23只黑头鳾,仅在海拔段1150-1250m有20只和1250-1350m有3只。在松山自然保护区调查结果为,在松山海拔600-800米分布较多。在颐和园朝阳洞附近也观察到了黑头鳾。得出结论为黑头鳾在海拔的分布上有较大的跨度(本调查为60-1350米)。
2.普通鳾的栖息地选择
所发现的12个普通鳾的巢中,3个(25%)为旧啄洞,5个(41.67%)往年旧巢箱,3个(25%)当年悬挂的新巢箱,1个(8.33%)为林场门口的铁管上部的洞。利用啄洞的巢树高19.93±3.58m,胸径117.33±8.27cm,巢位高8.03±0.68m;利用的旧巢箱的巢树高13.44±2.01m,胸径101.08±23.06cm,巢位高5.18±1.72m;利用的新巢箱巢树高12.5±0.5m,胸径64.93±19.16cm,巢位高3.67±0.15m。
有7个方向的树洞被利用。方向以135~180度和225~270度最多(分别3个巢);在315~360度方向上没被利用。选取的76个未利用的洞做对比。未利用的洞口方向以0~45度为最多(有19个);180~225度方向最少(仅3个)。经分析发现普通鳾对洞口的方向具有选择性。研究区内具树洞的树种中,利用率较高的为核桃楸、青杨、大果榆、山杨和蒙古栎。棘皮桦、糠椴、蒙椴、棘皮松虽然树洞比较多,但利用率低。
普通鳾的巢海拔为1159.42±20.11m,啄洞的海拔为1176±54.57m,人工巢海拔为1151.13±16.905m,二者的海拔差异不显著。普通鳾的巢距地面的高度为5.39±0.60m,啄洞的巢为7.15±0.93m,人工巢箱的巢为4.51±0.57m,显著低于啄洞距地面高度。巢位选择的研究表明,对于啄洞,洞口纵径、洞口横径、洞深、洞内径都存在极显著差异,树高、树胸径和洞高不存在显著差异。而对于人工巢箱,只有洞深和洞内径存在显著的差异。
对普通鳾巢址选择14个数值型参数进行分析,确定了影响普通鳾巢址选择的主要因子为隐蔽因子、高度因子、乔木因子、巢树胸径因子。
3.普通鳾的繁殖行为和繁殖参数
普通鳾平均窝卵数为7.33±1.16,利用啄洞的巢窝卵数为8.25±0.96枚,利用人工巢箱的为5.25±1.58枚,显著低于利用啄洞的巢窝卵数。卵长径19.51±1.11mm,卵短径13.93±0.98mm。
孵卵由雌鸟承担,雄鸟给孵卵的雌鸟喂食。共孵出雏鸟67只,各个巢的总孵化率为0.760±0.164,利用自然啄洞的巢的孵化率为0.763±0.078,利用人工巢箱的为0.758±0.199,二者的差异不显著。每窝孵出的雏鸟数和窝卵数呈正相关。
对不同窝雏数的巢亲鸟的活动做了全天的观察。发现窝雏数与喂食次数呈显著正相关。清理的次数和窝雏数也呈显著正相关。而坐巢时间无明显的规律性。
所观察的12个普通鳾的巢,繁殖成功率为91.67%。平均窝卵数为7.33±1.155枚,每窝的雏鸟数5.58±1.379只,雏鸟出飞数为4.92±2.065,孵化率为0.76±0.164,出飞率为0.654±0.251。自然巢的总繁殖成功率为100%,人工巢箱的为87.5%。失败的1巢在育雏期被破坏,造成失败的原因主要是天敌的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