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气混合微生物厌氧发酵过程调控及机理研究

来源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tryer7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成气主要用作化工原料,制备生物燃料及化学品(如甲烷、氢气、乙醇和乙酸盐)。其利用多为化学催化法,但催化剂选择性差,易受合成气中硫污染,温度和压力高,合成气组分比固定。厌氧微生物也可实现合成气转化,其条件温和,更加节能,酶特异性强,产物收率高,副产物少,无需固定的CO/H2比。氢气作为可再生能源,可用于冶金,燃料电池和有机合成等。乙酸在化学品(酯类等)制备方面应用广泛。本课题利用厌氧微生物研究合成气的定向转化,为获得H:和高附加值的乙酸提供环保可行的路线。首先,考察了不同温度下混合微生物转化CO的代谢产物。结果表明,利用剩余污泥,以CO作底物,中温发酵有利于生成乙酸;高温发酵主要生成H2。其次,考察了高温混合微生物实现合成气中CO制氢的工艺特性及微生物学机制。分别以剩余污泥和厌氧颗粒污泥为接种物,结果表明,后者转化CO制氢的能力更强。比较了不同pH、预处理法和CO分压对产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与pH=5.5相比,7.5更适合CO制备H2。对比氯仿、BES和热处理方法,结果发现,氯仿有效抑制了产甲烷菌和同型产乙酸菌。当CO分压高达0.4 atm时,能最大程度转化为H2,连续重复试验稳定性较好。最后,利用UASB反应器研究了连续产氢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反应器产氢稳定性好,气体回流使CO的利用率提高48%。接着采用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了微生物群落。仅1%的微生物(Desulfotomaculum)是已知利用CO的细菌,44%的不能进行生物学分类,这些或许是驯化的能够利用CO的微生物,表明目前对利用CO的微生物的认识有限。最后,考察了中温混合微生物实现合成气定向产乙酸的特性,首次提出中温污泥发酵产酸与合成气发酵产酸相耦合。探究了pH、进气组成和方式对耦合产酸的影响。以CSTR为厌氧反应器,pH控制为9.0,驯化出耗CO产乙酸菌,20%的CO转化为乙酸,也产生了甲烷。所以提高pH到9.5,以CO和H2为基质,结果表明,乙酸产量增加,23%的合成气生成乙酸,但44%转化为甲烷。最后pH调到10,用于产乙酸的合成气增大至26%,而41%的合成气转化为甲烷。气体回流后无甲烷产生,49%的合成气被消耗产生乙酸,这可能是降低了CO分压。
其他文献
机修钳工通常针对通电的、大型的设备机械进行工作,所以存在一定的危险性。通过论述机修钳工在工作前及工作中应遵循的安全操作规程,强调在具体作业时应注意的一些安全事项。
美国、欧盟、日本因其完善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而被世界公认为食品最安全的国家和地区。欧盟建立食品安全法律制度方面先进经验尤其值得我国借鉴,其食品安全监管法律体系
沙葱蒙古名叫呼木乐.又叫蒙古葱。广泛分布在我国西北荒漠草原或半荒漠地区.在阿拉善三大沙漠中都有生长,面积约20万亩。是当地和周边群众喜食的一种野生蔬菜。由于沙葱每年在4
<正>"十三五"规划中国已对煤炭洗选率提出要求,但仍有不少未经洗选的煤直接用于发电,给发电行业造成沉重的排放压力和治污成本。"十三五"将进一步严格要求,从源头抓起,全面提
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发生后,应迅速的开展应急检测,在准确的监测结果的基础上实施应急救援。但目前的应急监测工作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影响救援工作的有效性和迅速性。文章
在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进程中 ,在新近确定的“中日韩推进三方合作”框架下 ,中韩两国经贸合作面临着战略升级问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中韩两国经贸合作发展态势良好 ,已经为
目的探讨确保小儿门诊输液安全、杜绝给药差错的有效管理方法。方法通过分析发生的给药差错,陕西省人民医院于2014年5月开始实施在收药处发号、输液时对号,以及输液、续液时
"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家风[1]。良好的家庭教养方式,对幼儿的良好道德行为规范和行为礼仪的培养有潜移默化
近年来,在快速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部分地区对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考虑不足,导致生态环境退化、环境质量恶化、资源匮乏等问题突出。通过对当前可能造成资源环境超载的
<正>过度依赖节日消费在国内各大超市,年货市场热闹非凡,各类年货被摆在促销区,糖果饼干、干果炒货等一应俱全,还有不少礼盒、礼包纷纷打着"特价"、"促销"的标语……各家商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