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城市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多样化,加上国家休假制度改革和休闲时间增加,导致城市居民游憩需求的急剧增长,游憩成为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2005年城市化水平为42.99%。据有关权威资料显示,2050年我国城市化水平将达到70%,城市人口约7.89亿,那时环城游憩将拥有一个庞大的客源市场。环城地域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大面积土地、便捷的交通系统和稳定的客源,成为城市居民游憩和投资开发的热点第一,逐渐引起了专家学者、城市管理部门的重视。环城游憩发展的过程表明,环城游憩各种活动最终要落实到空间上。环城游憩空间结构是环城游憩活动在环城区域空间上的投影,是环城游憩发展状态的重要“指示器”。环城游憩发展必然伴随着环城游憩空间结构的变化,环城游憩空间结构既是环城游憩发展的结果,又是环城游憩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可以说,环城游憩发展与环城游憩空间结构的演变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因此,加强对环城游憩空间结构理论与应用研究,不仅能认识环城游憩功能在环城地域内分布与组合的一般规律,而且对于理解整个环城游憩活动的运行机制,引导环城游憩空间结构向着高效的方向发展,促进环城游憩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目前,国内外对环城游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环城游憩现象的观察、行为特征、环城游憩带及环城游憩(郊区旅游)开发等方面,缺乏对环城游憩空间结构的概念、构成要素、形成机制等基础理论深入系统地研究。国内实证研究多于理论探讨,实证研究主要集中在上海、北京、西安等大城市或特大城市,对于发展迅速的中小型城市研究存在空白。鉴于此,本论文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环城游憩空间结构理论的探索,二是南宁环城游憩空间结构实证研究。本文的主要目的在于:揭示环城游憩与环城游憩空间结构之间的内在联系,尝试构建环城游憩空间结构的理论体系,并以此为指导,在分析南宁环城游憩空间结构现状的基础,提出南宁环城游憩空间结构优化的对策。总的思路是:通过环城游憩与地理学之间建立“交互界面”,将环城游憩活动落实到环城地域空间上,运用空间结构分析解释环城游憩空间结构的形成与发展机制,从而为环城游憩空间结构的优化提供基础理论。
基于环城游憩空间结构“理论”和“应用”两个核心问题的探讨,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以及本文的框架和方法与技术路线;第二章为基础理论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环城游憩空间结构的内涵、构成要素、影响因子、形成与发展机制、游憩流与环城游憩空间结构的相互关系、布局模式和优化策略等进行深入研究;第三章是介绍了本文研究区域——南宁市辖区的基本情况和旅游业发展现状;第四章和第五章是本论文应用研究的重点,分别从南宁环城游憩空间结构的现状分析和空间结构优化入手,是基础理论的应用和深入;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
本文的创新点:
[1]比较系统、全面地研究了环城游憩空间结构的内涵、组成要素、形成与发展机制与环城游憩空间结构优化等基础理论体系。在实证研究中,选择了中等(相对规模)城市——南宁市作为研究对象。
[2]本文把动态的或非物质的要素引入环城游憩空间结构,提出了环城游憩空间结构的五大要素:环城游憩流(指游憩客流)、环城游憩路径或通道、环城游憩节点、环城游憩网络和环城游憩中心地等级体系。
[3]游憩地是环城游憩区域形成的物质基础,是游憩区域空间竞争的物质依托。游憩地的空间分布类型直接影响游憩区域空间竞争力。本文引入“最邻近分析法”,测定南宁环城游憩地的空间分布类型属强集聚型(最邻近点指数r=0.9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