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吸附法分离天然气氮气的蒙特卡洛模拟

来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bo94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气驱油后油田所采的天然气中含有大量的氮气,氮气含量过高会影响天然气热值,需要进行脱氮处理,而氮气与甲烷理化性质相似难以分离,本文对使用变压吸附法分离氮气与甲烷的问题进行了研究,从分子层面上模拟了气体分子在吸附剂上的吸附情况,宏观模拟了完整的变压吸附分离流程,并优化了流程参数。从微观层面上对CH4和N2分子在活性炭内的吸附行为进行了模拟,分析了吸附剂孔宽和吸附压力对CH4和N2分子在活性炭上的吸附量及分离系数的影响。基于饱和吸附容量及分离系数,对于不同体积比的甲烷与氮气混合气体推荐使用合适孔宽的活性炭进行分离。设计了天然气变压吸附分离工艺流程,分别模拟了吸附剂为活性炭和碳分子筛时的分离情况,分析了吸附压力、温度、吸附时间等操作参数和床层空隙率、塔高、塔径等结构参数对分离效果的影响,根据分离效果与甲烷回收率确定了该流程中碳分子筛更适宜作吸附剂,并明确了各参数合理的取值范围。基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耦合作用,模拟了合理取值范围内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取值的组合,确定了变压吸附过程的最优方案。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二氢丹参酮Ⅰ(Dihydrotanshinone I,DHI)对骨肉瘤细胞的抑制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检测浓度不同的DHI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143B、Saos2、U2OS)增殖能力的影响;用MTT法进一步验证DHI对人骨肉瘤细胞(MG-63、143B)增殖能力的作用。通过克隆形成实验、Transwell迁移侵袭实验、细胞划痕实验、Hoechst 33258染色以及
催化裂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石油炼制方法,在石油化工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提升管反应器是发生催化裂化反应的主要设备,是催化裂化装置(Fluid Catalytic Cracking Unit,
本文基于水合物堵塞机理,通过制备防水合物涂层来解决水合物堵塞问题。利用扫描电镜(SEM)测试、接触角测量和附着力测试来对涂层进行表征。使用显微操控技术探究水合物与涂层之间的粘附力,从微观的角度探讨涂层对水合物颗粒粘附力的影响。此外,利用夹套反应器考察了水合物在涂层上的成核温度、指定温度下的成核时间以及水合物在涂层上的生长实验。以聚四氟乙烯(PTFE)为低表面能材料,疏水气相SiO_2构造涂层粗糙度
本文在常压条件下,测定了H2S在哌嗪(Piperazine,PZ)促进的N-甲基二乙醇胺(N-Methyldiethanolamine,MDEA)水溶液中的吸收量和载荷,以及MDEA-PZ混合水溶液的粘度。实验温度为303.2K
薄荷酯是香料的重要成分,主要是由薄荷醇与芳香酸和脂肪酸进行酯化生成,是非常重要的香料和医药中间体,可用作为各类天然的或者是非天然的药物前体,还可用于具备生物活性的化合物的合成。薄荷酯及其衍生物的合成一直备受研究者关注。本论文合成了丁香酸薄荷酯、香草酸薄荷酯和藜芦酸薄荷酯,对合成路线进行了优化,并用红外、紫外、气质联用和核磁对相应结构进行表征,最后研究了薄荷酯的热稳定性。丁香酸薄荷酯合成的路线为:以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发生了显生宙最严重的一次生物灭绝事件。这一灾难性事件对海洋生态系统也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灭绝了90%的海洋生物物种。这一灭绝事件可能是西伯利亚火山喷发及其衍生的环境变化(如,海洋缺氧、全球变暖等)引起的。整个海洋生态系统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海洋无脊椎动物多样性锐减,但是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变化仍然存在争议。碳酸盐热释光作为传统的第四纪定年方法,近年来被不少学者应用于古环境研究,其具有
球磨机是对煤炭、钢材、金属等进行物料碾磨的核心设备,由于缺乏可靠的料球比检测方法,球磨机长期工作于高功耗低产能的状态下。现阶段工人多通过听研磨声对球磨机进出料过程
聚合物阻尼材料在减振降噪领域有着极其重要的应用。但是,高分子通常只在玻璃化转变的十几度到几十度内才具有比较高的阻尼因子,限制了其应用范围。压电阻尼复合材料能够在聚合物基体摩擦损耗基础上引入力-电-热损耗的方式,从而耗散更多的机械能,拓宽聚合物的阻尼温域,提高其阻尼性能,在主被动振动控制领域有着优异的性能表现。本文的主要工作和研究结论如下:1)首先制备了不同软硬段比例的聚氨酯,制备了氧化还原石墨烯片
随着世界各国能源和环境问题的出现,人们需要开发新的能源解决面临的困境,清洁能源太阳能成为人们重点关注的对象,不需要考虑区域,不存在开采和运输等问题储量丰富,对一些偏
扑翼飞行器是一种仿生类飞行机器人,具有体积大、质量轻、功耗低、飞行效率高、抗干扰性强等特点,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灵活性和飞行机动性,在军事领域、民用领域和其他科技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对扑翼飞行器的飞行设计及相关理论开展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已经完成制作好的扑翼飞行器的基础上,开展相应的导航控制实验研究,设计一套半自主循迹飞行控制算法并研制嵌入式飞行控制器,并进行了相应的仿真和实验,主要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