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道路与新世纪乡村叙事的转机

来源 :贵州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yy_ch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延安乡村叙事是“五四”以来乡村叙事创作的一个高峰,它在《讲话》的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美学范式,树立了文学写作的方向,形成了乡村叙事的延安道路。乡村叙事的延安道路体现了以农村、农民为表现对象,突出其在革命战争和生产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赞美、歌颂其艰苦奋斗的优良品质的写作观念和价值导向,并直接影响到建国后三十年间的乡村叙事的创作。直到八十年代,受“文革”影响,乡村叙事的作家们开始集体“反叛”,大量吸收西方文艺思潮,创作出与延安道路下的乡村叙事截然不同的作品。九十年代以来至新世纪,乡村叙事逐渐失去一种方向,失去一种贴近民间的精神。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刘震云、阎连科、刘庆邦的创作为新世纪乡村叙事创作带来了很好的启示,他们对于底层、民间的关注体现了延安道路的价值观念,而对于新形式的探索,对问题的关注又使得他们的作品具有时代性。这种对于延安道路与新世纪乡村叙事的结合的创作经验,为新世纪乡村叙事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因而具有转机的意义。第一章是对延安乡村叙事形成以及延安道路进行一个梳理。以《讲话》为界,分别梳理“五四”至《讲话》以及《讲话》之后乡村叙事的表现,指出延安乡村叙事美学范式的形成以及建国后三十年对延安道路的实践。第二章分析乡村叙事的延安道路在八九十年代的“裂变”以及新世纪的表现。由于“文革”的不良影响,西方文艺思潮的涌入以及改革开放的提出、市场经济的发展,乡村叙事不断的求变,然而却对农村、农民缺乏一种深入的关注,作品显得没有方向和力度。第三章则是本文的重点部分,通过分析刘震云、阎连科、刘庆邦三个作家的作品,指出新世纪乡村叙事的转机之处。刘震云对底层的描写将“革命视角”与后现代主义相结合;阎连科对乡村的叙述则交织了民间意识与揭露批判;刘庆邦在对城乡的书写中,对人性加以披露,但同时对“理想家园”持有一种想象。结语部分则对全文再次作出总结,指出延安道路在新世纪的乡村叙事创作中依然具有其生命力,并可以与新世纪乡村叙事结合,形成一种新的可能性。
其他文献
目前许多企业都在聘用学校实习生,却没有纳入常规的员工管理体系,从而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许多问题。实习生的双重身份使其具有独特的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企业对实习生管
本文以2014年中国人力资源领域的重大事件为基础,总结和概括了经济新常态下的人力资源新常态。本文认为,经济新常态、国家治理体系及能力现代化以及技术变革是推动中国人力资
流域管理是国际上比较普遍采用的水资源管理方法。我国2002年的水法从法律角度确定了流域管理的法律地位。出于区域开发要求或水资源压力而成立的流域管理机构,可选择水资源
<正>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在《劳动合同法》出台后,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问题成为争论最为激烈的问题,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礼品消费是一种社会行为,其消费特征受到消费者自身、受礼者和整个社会消费环境的三方面制约,礼品的消费行为往往是三方面相互交叉作用的结果。社会整体的消费大环境引导送礼
陆地是地球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白垩纪地球表层系统重大地质事件在陆地上也得到良好的响应。科学界已经认识到:缺乏来自陆地沉积记录的研究,将很难完整而准确地探索白垩纪
建筑是建造的艺术,在于材料的逻辑性使用和真实的表现,根据功能设计成特定的空间结构得以实现并表达出来。回归建筑的本质,了解其发展历程,从自然的规律,建造的本质去探讨建
《法言》是西汉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扬雄的一部语录体哲学著作,全书集中反映了扬雄的思想主张,体现了儒家思想在西汉末期的发展情况,是了解西汉思想进程和
魏晋六朝理论家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宏大的文学理论的著作,同时也是一部文章学的著作。刘勰的时代文章写作问题丛生,文体体制遭到破坏,采滥忽真,华而不实,远弃风雅。面
陈亮一生五次上书(1),六达帝廷,不被任用;半生潦倒,两次系狱,“人皆欲杀”;然而至老至死,山河在心,家国不忘,矢志不渝。在陈亮的祭文中,这些失意与意气都有所彰显。与此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