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质文明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进一步调整农村产业结构,是夯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物质基础的重要途径。经济机制是经济系统内部的优化资源配置与协调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社会方式与机理,实际上就是经济规律起调节作用的实现形式。研究新农村建设中产业结构协调发展运行机制就是摸索农村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内在机理。本研究深入分析了重庆市新农村建设中产业结构的现状,在此基础上对新农村建设中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机制的基本内涵、运行目标、运行原则、运行要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综合运用了文献分析、内容分析、制度分析、系统论和协同论等方法。最后针对研究结论得出了相应的对策。重庆市新农村建设中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机制的研究表明:①产业结构的协调发展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基础性作用。②重庆市新农村建设中产业结构发展不协调。表现在:产业间相对地位不协调;产业间关联关系不协调;产业变动速度不协调;产业间的投入产出关系不协调;产业素质不协调。③新农村建设中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必须建立良好的运行机制。新农村建设中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机制包含四个层次的涵义:首先,它是农村产业结构协调化的运行机制,它必须也能够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协调化进程;第二,它是农村产业结构高度化的运行机制,它必须也能够保证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的有序性、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第三,它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运行机制,它必须也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第四,它是在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能够实现各主体运行目标的运行机制,它必须也能够实现主体利益的最大化。一个功能完善的新农村建设中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机制应当包括以下五大构成要素:动力机制、激励机制、约束机制、自我调节机制、宏观调节机制。这五大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新农村建设中产业结构协调发展机制的有机整体,从而实现产业结构升级目标,保证产业结构协调发展,并最终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