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存在论注重抛开历史赋予我们的文化重负,在事物本身的源初存在状况中,凭借自身的感受、直觉、体验、经历来认知世界。在现代社会中,“疯人”、“精神病”是历史文化所赋予疯癫的一种文化符号,然而符号一旦定型并程式化之后往往形成繁冗沉滞的惰性力量,将源初的真实状况遮蔽起来。本文即从存在论的视角来为新时期小说中一批疯癫主人公“去符号化”,重新探索此类作品的存在论意义及其这一特殊弱势群体的存在状况,揭示出他们被符号遮蔽和压抑的人性伟力与精神光华。绪论首先对本文论述对象加以界定,将其在较严格的意义上界定为一种在社会文化熏染下形成的、非先天性的精神疾病,而全文所选择的疯癫形象也是根据这一界定来取舍和筛选。其次是以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思想为基点,将疯癫作为一种在社会生存活动中不断变化的动态存在者,并联系其具体的生存境遇来展开分析和论述。第一章以余华的《一九八六年》、古华的《芙蓉镇》、苏童的《妻妾成群》、张洁的《无字》、徐小斌的《羽蛇》等一批描述疯癫形象及其时代生活的作品为例,从疯人流转变化的生存境遇以及与他人的社会关系两方面,论述疯癫在文明社会生存活动中形成的动因及其存在的缘起。疯癫人物难以拒绝的命运便是“无形的禁闭”,格非的《傻瓜的诗篇》、迟子建的《疯人院的小磨盘》、徐小斌的《对一个精神病患者的调查》、苏童的《桥上的疯妈妈》等即以此为题材。本文第二章以精神病院的生存景观作为有别于文明社会的另一种存在境况,联系疯癫者的情感状态,展现疯癫在精神病名号下的特殊生存情境。其独特的生存境遇与异化的情感状态,是探寻他们之所以成为精神病人的潜在因素。第三章通过疯癫之畏来论述人与生存境遇的深度一体化状态。残雪的《山上的小屋》、《苍老的浮云》等,余华的《现实一种》、《四月三日事件》等,表现的都是泛指的形而上的生存之畏;《妻妾成群》中的颂莲、《无字》中的吴为等,在其疯癫的当下之际也同样开启出有别于面对具体人事之怕的整体生存之畏。于此畏之中疯癫也得到深刻展现——一面是其存在本质:人与生存境遇的交融整合状态;一面是其原初本性:怪诞表象背后的人性光华。离开了存在的基本维度,文学也就离开了自身的本性。徐小斌、苏童、余华、残雪、宗璞、张洁等作家,就是基于这种存在的维度,以其真实生动的细节,将人的某种真实生存状况向读者敞开。其作品中的“疯癫”并没有因其贬义的名号而失去人性的丰富色彩。作家们通过解开疯癫身上的层层遮蔽,绽露一个个充满人情人性的“去疯癫化”的鲜活生命;同时也启示读者贴近疯癫生存,抛开习焉不察的陈见,重新倾听疯癫者的生死爱欲,重新探寻“疯癫”符号背后的真实存在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