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调查临床静脉治疗现状,分析存在问题并实施护理干预,评价干预效果,从而探讨临床静脉治疗护理质量改进的重点,落实《静脉治疗技术操作规范》,保障患者安全。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及拍摄输液导管状况的照片,收集某三甲医院29个科室2014年7月10日9:00-11:00,1015例住院患者静脉治疗状况资料,设为干预前组。采取干预措施后于2015年2月3日9:00-11:00再次收集该院29个科室1039例住院患者静脉治疗状况资料,设为干预后组。重点调查输液穿刺工具选择、输液穿刺部位选择、导管固定、导管维护情况和患者穿刺局部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等5个方面内容。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1干预前后临床静脉输液穿刺工具使用比率比较:使用PICC、CVC、输液港患者,干预前后比较(c2=0.009,1.035,0.041,P=0.309,0.925,0.839)无显著性差异;一次性输液钢针、外周静脉留置针与干预前比较,使用比率发生改变,干预前后比较(c2=26.844,23.289,P<0.001,P<0.001)有显著性差异。2输液工具选择:干预前输液工具选择合格率为93.2%,干预后合格率为95.5%,干预前后相比(c2=3.521,P=0.061)无显著性差异。3穿刺部位选择:穿刺部位选择总体合格率干预前为88.8%,干预后为94.8%,干预前后比较(c2=24.893,P<0.001)有显著性差异。CVC、PICC及输液港穿刺部位选择合格率干预前后均为100%。而一次性输液钢针、外周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选择干预后合格率比干预前明显提高。4导管固定:干预前导管固定合格率为83.2%,干预后合格率为94.8%,干预前后相比(c2=71.439,P<0.001)有显著性差异。5导管维护:干预前导管维护合格率为91.6%,干预后合格率为97.5%,干预前后相比(c2=34.630,P<0.001)有显著性差异。6患者穿刺局部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干预前患者穿刺局部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4.4%,干预后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2.3%,干预前后相比(c2=7.132,P=0.008)有显著性差异。结论:1临床静脉治疗现状调查显示该院在静脉输液工具选择及中心静脉穿刺部位选择方面基本符合规范要求,但是在某些细节护理方面有提高的空间。2通过实施护理干预措施,临床静脉治疗在导管固定、导管维护、外周静脉导管穿刺部位选择、患者穿刺局部静脉输液相关并发症的质量改进方面有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