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面与水的接触角至少要达到130°,此时表面具有显著的憎水性,才能实现自清洁。对于玻璃表面,具备自清洁特性尤为重要。本研究基于固体表面的润湿性原理,利用溶胶-凝胶法和液相法,在玻璃基底上创建具有微-纳米复合结构的粗糙表面,并借助于自组装技术,改变粗糙化表面的表面能,制备出传统意义上的自清洁表面。此外,探索了新型自清洁表面—滑性预浸润表面的制备方法。大致获得如下成果:(1)采用溶胶-凝胶法,以乙二醇甲醚、乙醇胺、二水醋酸锌为原料,在玻璃基底上制得一种呈脊线状(或垄沟状)的粗糙微/纳米复合细微结构。实验中,分别改变预热温度、提拉速度、提拉次数、后热温度,均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所制得的ZnO薄膜的表面形貌和润湿性能。(2)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得ZnO薄膜,其与水的接触角(WCA)均小于90°,具有亲水性质,其表面与水的黏附力也较大;当此表面经低表面能物质(如十八烷基三甲氧基硅烷ODS、十七氟癸基三甲氧基硅烷FAS、十六烷基三甲氧基硅烷HDS)修饰后,其表面与水不黏着,接触角亦有显著提高,WCA均大于120°。(3)未作任何处理的玻璃基底(Flat-ITO)表面平滑,无微/纳米结构存在,呈现亲水特性;经简单液相法粗糙化处理后的样品(Textured-ITO),WCA明显减小,但此时表面生长有氧化锌结构,表面不再平滑,生长有无序的短线/棒状结构,这种结构极具层次感,但杂乱无章,且极不均匀;未经粗糙化处理直接生长FAS-SAMs的样品(Flat-ITO-FAS),由于FAS-自组装单分子膜(FAS-SAMs)的存在,表面能降低,接触角增大,WCA平均103.60°;Textured-ITO-FAS,即在Textured-ITO样品上采用自组装技术进行FAS覆膜后所得表面,接触角显著增大,WCA高达148.30°。(4)在玻璃表面上液相法制备出类荷叶结构的传统自清洁表面(即Textured-ITO-FAS样品),这种表面对水的静态接触角平均为142.57°,且滚动角较小,平均6.2°,具有非常好的自清洁性能,并且这种表面具有极低的粘着性。(5)基于溶胶凝胶法和液相法在玻璃基底上均制备出新型自清洁表面——滑性预浸润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