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财政制度经过复杂演变,国家财政公共性日趋明显,对我国社会保障支出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首先回顾并总结了国内外有关财政制度变迁、中国财政制度体制创新、中国财政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中国财政制度与收入分配、中国社会保障支出等方面的文献研究;其次,阐述了我国财政制度变迁过程,指出了我国财政制度经过统收统支财政制度、财政包干制度、分税制财政制度、公共财政制度四阶段变迁,总结了四阶段变化特点;第三,简要地阐述了财政制度对社会保障的地位转变、规模增长、结构变化、功能维护等四方面的作用效应,并详细地阐述了财政制度变迁影响社会保障支出地位转型作用、社会保障增长作用、社会保障结构调控作用和社会保障功能维护作用及作用机制;第四,结合理论分析,利用改革开放之后财政制度数据、同期社会保障支出数据以及国内生产总值数据为样本,对样本数据进行了平稳性检验、在建立两组VAR模型的基础上对变量进行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然后选择最优VAR模型进行脉冲分析和方差分解,并继续构建了VEC模型研究两者之间短期波动关系,最后引入虚拟变量研究不同阶段财政制度变迁对社会保障影响。实证分析出我国财政制度变迁对社会保障支出确实具有增长促进作用和地位提升作用,财政制度变迁与社会保障支出具有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调整机制,财政制度变迁是社会保障支出的格兰杰原因等结论。最后,结合理论和实证回归模型,提出以下四点政策建议:第一,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第二,优化财政公共服务支出的项目结构;第三,加快政府职能转变,进一步加大社会保障投入;第四,努力缩小社会保障支出的城乡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