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草对中华绒鳌蟹生长、营养品质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6次 | 上传用户:wxcplay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俗称河蟹,是我国特有的水产经济生物。水草在中华绒螯蟹生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水草对河蟹生长的影响及分子机制尚不得知。本文采用养殖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研究手段,在室外池塘养殖条件下,以河蟹养殖中常用的伊乐藻作为实验变量,研究水草对河蟹生长、蜕壳、营养品质以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如下:一、伊乐藻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以成蟹阶段的中华绒螯蟹为研究材料,分析了有伊乐藻组和对照组(无伊乐藻)中华绒螯蟹生长、肌肉、肝胰腺氨基酸和脂肪酸组成等方面的差异,探讨伊乐藻对中华绒螯蟹生长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有伊乐藻组中华绒螯蟹体重、壳长、壳宽、增长率与肥满度均显著高于无伊乐藻组(P<0.05),但肝胰腺指数和性腺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伊乐藻组中华绒螯蟹肌肉的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均显著高于无伊乐藻组(P<0.05);伊乐藻组中雌蟹的肝胰腺中鲜味氨基酸含量也显著高于无伊乐藻组(P<0.05),而伊乐藻组和无伊乐藻组的雄蟹肝胰腺氨基酸含量差异并不显著(P>0.05)。伊乐藻组和无伊乐藻组的中华绒螯蟹肌肉脂肪酸组成和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但伊乐藻组中华绒螯蟹的肝胰腺饱和脂肪酸(SFA)、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均显著高于无伊乐藻组(P<0.05)。综上所述,伊乐藻不仅有利于中华绒螯蟹的生长,而且能够改善中华绒螯蟹的营养品质。二、转录组学分析水草对中华绒螯蟹的影响本章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了有水草和无水草养殖环境下中华绒螯蟹肌肉、眼柄、肝胰腺和性腺组织混合样品的转录组数据。通过De novo拼接,共获得47167个河蟹转录本,其中33133个转录本能被NCBT-NR数据库注释,26792个转录本能被uniport数据库注释。基因差异表达分析发现,有水草和无水草河蟹转录组共鉴定出35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3个基因在有水草河蟹中高表达,22个基因在无水草河蟹中高表达。GO功能富集结果表明,无水草河蟹中高表达基因主要是抑制ATP酶活性和对Wnt通路产生抑制的基因,而与无水草河蟹相比,有水草河蟹中高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到与核糖体蛋白、肌球蛋白重链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有利于河蟹的性腺发育、个体生长以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初步研究表明,有水草与无水草养殖环境下的中华绒螯蟹存在差异表达基因,水草对中华绒螯蟹基因表达模式产生一定的影响,这为进一步研究水草对中华绒螯蟹生长、蜕壳和营养品质影响的分子作用机制提供了参考。三、水草对中华绒螯蟹生长、蜕壳和消化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章以扣蟹阶段的中华绒螯蟹为实验材料,设置真水草组、假水草组与无水草组三个实验组,将扣蟹放入池塘网笼里养殖,其他环境条件保持一致,对第一次蜕壳与第二次蜕壳中华绒螯蟹的体重增重率、成活率、蜕壳周期以及相关消化酶基因表达进行统计对比,结果表明:经过第一次蜕壳,三组网笼中华绒螯蟹的体重增重率未出现显著差异(P>0.05),而真水草组和假水草组的成活率明显高于无水草组。在第二次蜕壳后,有水草组和假水草组体重增重率、成活率以及肥满度都明显高于无水草组(P<0.05),但真水草组和假水草组无明显差异(P>0.05)。综合两个蜕壳周期的数据比较,发现三个实验组的平均蜕壳周期规律为真水草组<假水草组<无水草组(P<0.05)。三个实验组的中华绒螯蟹肠道内消化酶基因表达量不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综上所述,在同一水质环境下,水草对中华绒螯蟹影响主要表现为提高增重率、成活率和肥满度、缩短蜕壳周期,但对肠道内消化酶基因的表达没有显著影响。
其他文献
池塘养殖中,氮是各种水生生物所需的基本常量元素之一,但池塘中氮素积累普遍过高,对水体及养殖对象产生了较大的危害。反硝化作用作为去氮重要途径之一,对养殖水体的氮素降解
目前,我国大规模展开公路的建设,水泥混凝土是耐承受冲击、振动、疲劳、磨损的动载结构,其控制技术指标是弯拉强度、耐疲劳性、耐久性、工作性等,与沥青路面相比较,水泥混凝
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遥感数据的共享平台的搭建,提供了大范围、及时更新的海洋环境数据,同时遥感技术在光谱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和辐射分辨率上的进一步发展,提高了遥感的反演精
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是蓝藻水华中最常见的一种藻类,经常于高温季节在淡水湖泊或池塘中爆发,对水产养殖造成重大危害。其产生的微囊藻毒素(Microcystin, MCs)
教学用途演播室在高校中承担的主要任务是教学和实践,因此设备的种类和组合上有一些特定的要求,以适应教学环境的需要。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演播室设备数字化、机架化
美国东部时间6月21日(北京时间6月22日),国际顶级物理学刊物《物理评论快报》( Physical Review Letters)在线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贾金锋教授及其合作者率先观测到物理学家寻找
本研究以圆斑星鲽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早期色素细胞发育和体色变化,以及饲料中添加磷虾粉对圆斑星鲽幼鱼生长性能、生理生化、肌肉组成及体色的影响。具体研究结果如下:试验一
本研究通过在饲料中添加复合益生菌,测定其对大菱鲆生长性能、肠道消化酶活性、非特异性免疫等指标的影响,为在大菱鲆的饲料中添加复合益生菌的可行性提供理论基础。选用体重
1.利用FIASCO(Fast Isolation by AFLP of Sequences Containing repeats)法筛选大菱鲆微卫星DNA序列。先用MseI酶酶切大菱鲆的基因组DNA,加接头,用M00通用引物PCR扩增,建立小片段
提出具有功率因数改善的改进型桥式换流器的一种双重化方案。同时对其换流过程和工作情况进行了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和保证了安全换流的最小超前角,并与常规的12脉波桥式换流器进